1、《賜道士鄧 *** 》——唐代李隆基 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
譯文:我知道經過幾次祭神後,神靈定會保佑我消滅殘余的胡人。 2、《送華zhidao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唐代劉禹錫 翊聖崇國本,像賢正朝倫。
譯文:輔佐天子是立國的基礎,像聖賢壹樣剛正朝綱。 3、《版奉和聖制途經華山》——唐代張九齡 攢峰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譯文:密集的山峰其勢高聳,前後左右輔佐擁戴的主駕氣勢隆隆。 4、《左仆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同黎拾遺所獻》——唐代岑參 成功雲雷際,翊聖天地安。
譯文:在時勢動蕩之際取得成功,輔佐天子使天下安定。 5、《送僧歸護國寺》——宋代錢惟演 無功翊熙明,何力當優績。
譯文:沒有功德的加持就沒有光權明的利祿,什麽樣的成績才算是優秀呢。
2. 帶有翊字的詩句《賜道士鄧 *** 》李隆基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
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書。
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李乂湧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
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慶洽重陽壽,文含列象輝。
小臣叨載筆,欣此頌巍巍。《奉和興慶池戲競渡應制》徐彥伯夾道傳呼翊翠虬,天回日轉禦芳洲。
青潭曉靄籠仙蹕,紅嶼晴花隔彩旒。香溢金杯環廣坐,聲傳妓舸匝中流。
群臣相慶嘉魚樂,***哂橫汾歌吹秋。《祭張公洞二首》皇甫冉堯心知稼穡,精意繞山川。
風雨神祇應,笙鏞詔命傳。沐蘭祇掃地,酌桂佇靈仙。
拂霧陳金策,焚香拜玉筵。雲開小有洞,日出大羅天。
三鳥隨王母,雙童翊子先。何時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倏忽煙霞散,空巖騎吏旋。《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韋應物郁郁楊柳枝,蕭蕭征馬悲。
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
如何從此去,千裏萬裏期。大海吞東南,橫嶺隔地維。
建邦臨日域,溫燠禦四時。百國***臻奏,珍奇獻京師。
富豪虞興戎,繩墨不易持。州伯荷天寵,還當翊丹墀。
子為門下生,終始豈見遺。所願酌貪泉,心不為磷緇。
上將玩國士,下以報渴饑。《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岑參急管雜青絲,玉瓶金屈卮。
寒天高堂夜,撲地飛雪時。賀君關西掾,新綬腰下垂。
白面皇家郎,逸翮青雲姿。明旦之官去,他辰良會稀。
惜別冬夜短,務歡杯行遲。季女猶自小,老夫未令歸。
且看匹馬行,不得鳴鳳飛。昔歲到馮翊,人煙接京師。
曾上月樓頭,遙見西嶽祠。沙苑逼官舍,蓮峰壓城池。
多暇或自公,讀書復彈棋。州縣信徒勞,雲霄亦可期。
應須力為政,聊慰此相思。《左仆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岑參丞相百僚長,兩朝居此官。
成功雲雷際,翊聖天地安。不矜南宮貴,只向東山看。
宅占鳳城勝,窗中雲嶺寬。午時松軒夕,六月藤齋寒。
玉佩罥女蘿,金印耀牡丹。山蟬上衣桁,野鼠緣藥盤。
有時披道書,竟日不著冠。幸得趨省闈,常欣在門闌。
何當復持衡,短翮期風摶。《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王維功德冠群英,彌綸有大名。
軒皇用風後,傅說是星精。就第優遺老,來朝詔不名。
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長生。謀猷為相國,翊戴奉宸輿。
劍履升前殿,貂蟬托後車。齊侯疏土宇,漢室賴圖書。
僻處留田宅,仍才十頃餘。舊裏趨庭日,新年置酒辰。
聞詩鸞渚客,獻賦鳳樓人。北首辭明主,東堂哭大臣。
猶思禦朱輅,不惜汙車茵。久踐中臺座,終登上將壇。
誰言斷車騎,空憶盛衣冠。風日鹹陽慘,笳簫渭水寒。
無人當便闕,應罷太師官。《輞川集?金屑泉》王維日飲金屑泉,少當千餘歲。
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
3. 求壹首帶翊岑的詩句詩句:翊翊羽翼稀,岑日難思情。
斷水不流去,心思我獨明 。 意思:外貌恭敬但是自身難以扶持,今日總是相思難啊!水斷不得流淌這裏邊的心思也只有我自己知道。
出自:小說。 玉霽融: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壹樹真虛名。
雲清漣:清尊浮綠醑,素影動淪漣 。 李翊展:翊翊羽翼稀,岑日難思情。
斷水不流去,心思我獨明 。 寧珞:亭下佳人錦繡衣,滿身瓔珞綴明璣 。
蔚祁:不見野蔓草,蓊蔚有華姿 。 溫雲篦: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
--釵頭玉茗妙天下。作者:玉尚鄴 現代 釵頭玉茗妙天下,出自: 《眉州郡燕大醉中間道馳出城宿石佛院》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原文: 玻璃春作江水清,紫玉簫如雛鳳鳴。
漏聲不聞看灺燭,俠氣未減欺飛觥。 單車萬裏信有數,二年三過寧忘情。
釵頭玉茗妙天下,瓊花壹樹真虛名。 酒酣忽作檀公策,間道絕出東關城。
清歌未斷去已遠,回首樓堞空崢嶸。 貂裘狐帽醉走馬,陌上應有行人驚。
徑投野寺睡正美,魚鼓忽報江天明。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
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裏。
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4. 與翊有關的詩句與翊有關的詩句如下:1、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唐.王維《輞川集·金屑泉》(譯文:以帶有花紋的螭護衛著鳳輦,仙人的儀仗正在朝著玉帝走去。)
2、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唐.李隆基《賜道士鄧 *** 》(譯文:經過祭神後,神靈定會保佑我消滅殘余的胡人。)
3、翊聖負明主,妨賢愧友生。——唐.張九齡《酬宋使君見贈之作》(譯文:自己在擔任宰相時辜負了聖意,妨礙了朋友的學生。)
4、厭看馮翊風沙久,喜見蘭亭煙景初。——唐.白居易《答微之誇越州州宅》(譯文:厭倦了長時間看馮翊(地名,今陜西韓城附近)的風沙,喜歡看蘭亭初升的煙景。)
5、翊聖崇國本,像賢正朝倫。——唐.劉禹錫《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譯文:輔佐皇帝固國家之根本,像聖賢壹樣剛正朝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