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鏡贈別》
唐 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勝明月。
明月非不明,壹年十二缺。
豈如玉匣裏,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時,圓明獨不歇。
我慚貌醜老,繞鬢斑斑雪。
不如贈少年,回照青絲發。
因君千裏去,持抄此將為別。
本詩出自全唐詩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陜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所作《新樂府》、《秦中吟襲》***六十首,確實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知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場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長別,世事從今口不開”,但仍寫了許多好詩,為百姓做過許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著紀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寫過壹些小詞。贈劉禹錫詩雲: “古歌舊曲君休聽, 聽取新詞《楊柳枝》”,可見他曾自度壹些新詞。其中《花非花》壹首,頗具朦朧之美,後世詞人如歐陽修、張先、楊慎,都極為贊道賞。
2.描寫鏡子的古詩詞有哪些破鏡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佳人失手鏡初分,何日團圓再會君? 今朝萬裏秋風起,山北山南壹片雲。
詠鏡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寫月無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
覽鏡 年代:唐 作者:劉希夷 青樓掛明鏡,臨照不勝悲。白發今如此,人生能幾時。
秋風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嘆息君恩盡,容顏不可思。
詠鏡 年代:唐 作者:張說 寶鏡如明月,出自秦宮樣。隱起雙蟠龍,銜珠儼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積翳掩菱花,虛心蔽塵狀。
倘蒙羅袖拂,光生玉臺上。 古鏡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莓苔翳清池,蝦蟆蝕明月。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嘗歇。 願垂拂拭恩,為君鑒玄發。
秦鏡 年代:唐 作者:仲子陵 萬古秦時鏡,從來抱至精。依臺月自吐,在匣水常清。
爛爛金光發,澄澄物象生。雲天皆洞鑒,表裏盡虛明。
但見人窺膽,全勝響應聲。妍媸定可識,何處更逃情。
昏鏡詞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既不見,妍態隨意生。壹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秦宮豈不重,非適乃為輕。
舊鏡 年代:唐 作者:鮑溶 嬋娟本家鏡,與妾歸君子。每憶並照時,相逢明月裏。
春風忽分影,白日難依倚。珠粉不結花,玉珰寧輝耳。
心期不可見,不保長如此。華發壹欺人,青銅化為鬼。
良人有歸日,肯學妖桃李。瑤匣若浮雲,冥冥藏玉水。
侍兒不遣照,恐學孤鸞死。 古鏡歌 年代:唐 作者:周匡物 軒轅鑄鏡誰將去,曾被良工瀉金取。
明月中心桂不生,輕冰面上菱初吐。 蛟龍久無雷雨聲,鸞鳳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臺對曉開,不知誰是孤光主。 破鏡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玉匣清光不復持,菱花散亂月輪虧。
秦臺壹照山雞後,便是孤鸞罷舞時。 古鏡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明月何處來,朦朧在人境。
得非軒轅作,妙絕世莫並。 瑤匣開旭日,白電走孤影。
泓澄壹尺天,徹底寒霜景。 冰輝凜毛發,使我肝膽冷。
忽驚行深幽,面落九秋井。 雲天入掌握,爽朗神魂凈。
不必負局仙,金沙發光炯。 陰沈蓄靈怪,可與天地永。
恐為悲龍吟,飛去在俄頃。 方鏡 年代:唐 作者:賈島 背如刀截機頭錦,面似升量澗底泉。
銅雀臺南秋日後,照來照去已三年。 鏡 年代:唐 作者:羅鄴 昔歲相知別有情,幾回磨拭始將行。
如今老去愁無限,抱向閑窗卻怕明。 古鏡詞 年代:唐 作者:貫休 我有壹面鏡,新磨似秋月。
上唯金膏香,下狀驪龍窟。 等閑不欲開,醜者多不悅。
或問幾千年,軒轅手中物。 鏡詩 年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匣聊開鏡。
輕灰暫拭塵。 光如壹片水。
影照兩邊人。 月生無有桂。
花開不逐春。 試掛淮南竹。
堪能見四鄰。 覽鏡偈 年代:宋 作者:宗澤 覽鏡影還在,掩鏡影還去。
試問鏡中人,卻歸什麽處。 磨鏡 年代:宋 作者:陳耆卿 蠹蝕寧堪久,掛揩長恨遲。
浮雲手底盡,明月眼中移。 鑒垢渾能治,心塵不解醫。
休雲磨者賤,此百主人師。 古圓鏡 年代:宋 作者:顧逢 翠剝青銅面,年深入手輕。
似教藏美惡,不欲大分明。 細雨波心碎,浮雲月底行。
便令無點翳,誰解照前生。 錦鏡 年代:宋 作者:樓鑰 兩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眾流。
三版放開千丈雪,壹匳清徹四山秋。 幾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頭。
珍重老師成勝事,清名當與此山留。 贈遠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芙蓉匣中鏡,欲照心還懶。
本是細腰人,別來羅帶緩。 從君出門後,不奏雲和管。
妾思冷如簧,時時望君暖。 心期夢中見,路永魂夢短。
怨坐泣西風,秋窗月華滿。 鏡離臺 年代:唐 作者:薛濤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
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以鏡贈別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勝明月。
明月非不明,壹年十二缺。 豈如玉匣裏,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時,圓明獨不歇。 我慚貌醜老,繞鬢斑斑雪。
不如贈少年,回照青絲發。 因君千裏去,持此將為別。
感鏡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 今朝壹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照鏡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皎皎青銅鏡,斑斑白絲鬢。
豈復更藏年,實年君不信。 校書郎楊凝往年以古鏡貺別今追贈以詩 年代:唐 作者:李益 明鏡出匣時,明如雲間月。
壹別青春鑒,回光照華發。 美人昔自愛,鞶帶手中結。
願以三五期,經天無玷缺。 蟠龍隨鏡隱 年代:唐 作者:趙嘏 鸞鏡無由照,蛾眉豈忍看。
不知愁發換,空見隱龍蟠。 那愜紅顏改,偏傷白日殘。
今朝窺玉匣,雙淚落闌幹。 石鏡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蜀王將此鏡,送死置空山。
冥寞憐香骨,提攜近玉顏。 眾妃無復嘆,千騎亦虛還。
獨有傷心石,埋輪月宇間。
3.描寫“鏡子和美女”的古詩詞有什麽《青玉案 元夕》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60百科目錄人物生平早年經歷進京應試名動京師自請出京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東山再起築建蘇堤流落儋州最後結局主要成就文學成就藝術成就歷史評價總評歷代評價家屬成員軼事典故相關成語道化童蒙應考趣聞程蘇結怨佛寺趣事美食大家雷州西湖主要作品古文詩歌詞作書法作品繪畫作品鐵冠道人北宋蘇軾自號 更多義項 基本信息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
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壹;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本名蘇軾字號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所處時代北宋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四川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人物生平早年經歷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於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後。蘇軾的祖父是蘇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
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裏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是很用功。
蘇軾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
好交友, 好美食, 創造許多飲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遊山林。蘇東坡進京應試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
蘇洵帶著二十壹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1057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
這兩人正銳意詩文革新,蘇軾那清新灑脫的文風,壹下子把他們震動了。策論的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蘇軾在文中寫道:“臯陶為士,將殺人。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
歐、梅二公既嘆賞其文,卻不知這幾句話的出處。及蘇軾謁謝,即以此問軾,蘇軾答道:“何必知道出處!”歐陽修聽後,不禁對蘇軾的豪邁、敢於創新極為欣賞,而且預見了蘇軾的將來:“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名動京師在歐陽修的壹再稱贊下,蘇軾壹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
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
嘉祐四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壹”,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還朝判登聞鼓院。
治平二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還朝,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了。
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雕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自請出京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禦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
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秋調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
烏臺詩案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他即給皇上寫了壹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說他“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了。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壹時間,朝廷內壹片倒蘇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