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1、論功還欲請長纓
2、鴻雁長飛光不度
3、朱弦已為佳人絕
4、青眼聊為美酒橫
解析:
請長纓:漢終軍曾自向漢武帝請求,“願受長纓,心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後
?被南越相所殺,年僅二十余。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
鴻雁傳書,魚躍龍門,中國古代的典故
關於“鴻雁傳書”的“來龍”即傳說有著兩個版本,壹個是“男人版”: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據載,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朝使臣中郎將蘇武出使匈奴被單於(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範,單於便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無人區牧羊。19年後,漢昭帝繼位,漢匈和好,結為姻親。漢朝使節來匈,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於不肯,卻又說不出口,便謊稱蘇武已經死去。後來,漢昭帝又派使節到匈奴,和蘇武壹起出使匈奴並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過禁卒的幫助,在壹天晚上秘密會見了漢使,把蘇武的情況告訴了漢使,並想出壹計,讓漢使對單於講:“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壹只大雁,足上系著壹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著蘇武沒死,而是在壹個大澤中。”漢使聽後非常高興,就按照常惠的話來責備單於。單於聽後大為驚奇,卻又無法抵賴,只好把蘇武放回。蘇武因此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氣節的外交官,而“鴻雁傳書”壹時亦被傳為美談,這只虛擬的大雁就從此成為了中國郵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雛形。
山谷“朱弦已為佳人絕”便是檃括典故的絕佳例子。典故的主體是伯牙、鐘子期的故事,但於“弦”字之前冠以“朱”字,“朱弦”就逸出了伯牙鐘子期故事的範圍,顯然來自《樂記》“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嘆”壹句。伯牙、鐘子期是難得的知音,他們均為男性,而這裏卻是為“佳人”而絕弦,這似乎又納入了司馬相如為卓文君彈《鳳求凰》的故實。知音和愛情這兩層意思、兩個典故是怎樣聯系到壹起的,除了為知音(包括愛情知音)彈琴這壹點外,還有司馬遷《報任安書》所說的“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樣,“朱弦已為佳人絕”壹句就熔鑄了這眾多典實的意蘊在內,諸如對友誼的珍惜,對愛情的忠貞,對崇高信念的追求與向往,理想破滅後心情的失望灰冷等等。
登快閣》中“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青眼”這個典故所涉及的古人是(阮籍)。 阮籍“曠達不羈,不拘禮俗”(《魏春秋氏》)。嵇喜庸俗,雖為吊母喪而來,阮籍仍作白眼對之;嵇康高雅,且同為“竹林七賢”之屬,故阮籍對以青眼。後世以青眼表示對人尊重,白眼表示對人輕視。宋黃庭堅《登快閣》詩雲:“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為美酒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