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菊花的詩句如下:
1、金風飄菊蕊,玉露泫萸枝。——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枝字》。
賞析:韋安石這壹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描寫三會寺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裏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
賞析:表達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田園,超脫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人活在世上,總要找到生命的價值,否則人就會處在焦慮和不安之中。而社會總是有壹套公認的價值標準,多數人便以此為安身立命的依據。
拿陶淵明的時代來說,權力、地位、名譽,就是主要的價值尺度。但陶淵明通過自己的經歷,已經深深地懂得:要得到這壹切,必須費盡心機去鉆營、去爭奪,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察言觀色,翻雲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這裏沒有什麽尊嚴可說。
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劉景文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寒的形象。後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
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壹面,而這壹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
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誌消沈、妄自菲薄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