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克爾的詩歌《總是壹再地……》原文及賞析:
總是壹再地……奧地利-裏克爾
總是壹再地,雖然我們認識愛的風景,認識教堂小墓場刻著它哀悼的名姓,還有山谷盡頭沈默可怕的峽谷。我們總是壹再地兩個人走出去,走到古老的樹下,我們總是壹再地,仰對著天空,臥在花叢裏。
賞析
奧地利現代著名詩人勒內·馬利亞·裏克爾以他的名詩《豹》在中國詩歌評論界和崇尚現代主義詩風的高校文科學生中引起很大反響。囚籠中的豹子,力的旋轉圍繞著壹個中心,詩充滿思索的力度。長期以來,裏克爾就以壹個深沈思索者的形象,鮮明地呈現在西方詩壇。
但這首詩同《豹》在寫作風格有重大不同,詩人把直接的思索深寓在抒情裏。詩人的愛情歷程是“教堂”“墓場”“山谷盡頭沈默可怕的峽谷”,最後是“走到古老的樹下”“仰對著天空”。這壹系列神秘、沈重、悲劇性的形象,使人強烈感受到非理性的現代人生環境對人精神的壓抑。就思想內容的深度來說,這首詩勝過了《豹》。
以典型形象塑造象征、暗示的氛圍,是裏克爾愛用的藝術手法。因之,他的詩有著明顯的神秘主義傾向,從這首小詩即可見壹斑。“總是壹再地”的語匯的反復運用,更強化了神秘主義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