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蘇軾最有禪意的壹首詩

蘇軾最有禪意的壹首詩

我特別喜歡蘇軾的詩。小時候就如此,他的詩我背過很多很多,如果說,蘇軾的詩豪邁的樂曲,那麽這首最有禪意的詩《觀潮》更像是濃酒發酵飄香

《觀潮》原詩

譯文:

青山影裏舞動著小紅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夥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簡酩酊醉,兩岸觀眾齊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賽舟的帆剛落,漁浦山頭的太陽還沒有偏移。我想送潮該唱哪壹支曲?對酒還應高歌陳太守作的詩

註釋:

山簡:字季倫,晉時人,好酒,《晉書》記載當時的兒歌嘲他“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浪婆:波浪之神。

欹:傾斜。

歌底曲:唱什麽歌曲。底,什麽。

使君:指杭州太守陳襄。是日作者與陳襄同遊。陳襄字述古,在當時也是有名的詩人

創作背景。

蘇軾在《烏臺詩案》中說:“熙寧六年,任杭州通判,因八月十五日觀潮作詩五首,寫在安濟亭上。”其詩即《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賞析:

上片寫弄潮兒在萬頃波中自由、活潑的形象。他們開始出現在兩岸觀眾面前的形象是:“碧山影裏小紅旗”。遠處的青山是自然背景,江潮從那兒洶湧而來,影影綽綽的,江面上閃現出壹面面鮮艷的小紅旗。這真可說是萬綠叢中數點紅,顯得格外耀眼。詞的第壹句以高大的“碧山”來突出“小紅旗”,這是壹種襯托:而以“小紅旗”來寫人——弄潮兒,這又是壹種襯托。試想腳踩怒濤,手執紅旗,劈波斬浪,如履平地,這需要過硬的水上功夫。

下片寫錢塘江退潮,弄潮兒唱起“使君詩”作為送潮曲。過片“西興渡口”兩句,寫渡口落帆、山頭紅日這些靜態的景物,壹方面顯示出時間的推移,暗示弄潮兒的水上表演已持續了數小時之久;壹方面又暗寫錢江已退潮,由下文“送潮”二字也可以明白地看出來。好比壹場戲,只把布景顯現出來,而戲中的情節卻秘而不宣,留給觀眾去想象,這是詞人用筆精煉、含蓄的表現。結拍兩句緊承前文,點明“送潮”,並順便提及與己同遊的知州陳襄,顯得不亢不卑。

總的來說它是壹首充滿禪意的文學巨作。它以優美的文字、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思想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不僅是古典文學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壹部分,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