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撚余香,更得些時。
譯文及註釋譯文 晚間飲酒醉了,未卸頭飾便和衣睡去,頭上插的梅花的花瓣落了,只有花萼還殘留在枝上。酒勁漸消,梅花的濃香將我從春睡中熏醒,使我不能在夢中返回日夜思念的遙遠故鄉。夜晚寂靜無聲,明月留戀難舍,翠簾低垂。我只能無聊地用手搓揉著殘損的花瓣,聞聞手中的余香,再發會兒呆來消磨這時光。
註釋 訴衷情: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唐溫庭筠取《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之意,創制此調。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沈醉:大醉。梅萼:梅的萼片,此處代指梅。萼,花瓣外面的壹層小托片。熏被:被香料熏過的被子。遠:壹作“斷”。
賞析壹般詩詞所詠之梅,多是淩寒怒放,傲立枝頭的,對殘梅則不屑於詠嘆贊賞。這首詠梅詞卻不落前人窠臼,選取新的角度寫梅。
上片寫詞人醉眠後,殘梅的幽香對她所發生的作用。首句雖未寫飲酒的動機和場面,直截寫酒後入睡,但從“沈醉”壹詞可以窺見詞人飲酒之多和心緒之惡。壹個“遲”字進壹步透露出沈醉的狀態,心情的抑郁和詞人懶於卸裝的倦怠神情。
下句“酒醒”從首句“沈醉’”而來,由醉到醒,在內容上進了壹層,在筆法上宕開壹筆,同時為“熏破春睡”張本:酒意漸消,春睡才會被梅香熏破。“熏破”二字,通過嗅覺強調出梅香的濃烈。春困又加沈醉,所以睡得壹定很甜;夢中得歸故鄉,所以心情暫時很美。“夢遠不成歸”,作者以夢寫愁,揭示全詞主旨。“夢遠”是夢中返回遙遠的故鄉。詞人似乎有些埋怨梅香太濃,打斷了自己的美夢。
創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