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當時珠淚知多少,直到於今竹尚斑。出自古詩《二妃廟》,作者為古代詩人高駢。
帝舜南巡竟不還,二妃幽怨水雲間。當時珠淚知多少,直到於今竹尚斑。
高駢(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 ),字千裏。幽州(今北京市)人。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省景縣),先世為山東名門"渤海高氏"。唐朝後期名將、詩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
高駢為唐憲宗時期名將、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省景縣),先世乃山東(太行山以東)漢族名門渤海高氏。他的家族世代為禁軍將領。
高駢年少時為人嚴謹,研習兵書。他又喜好文學,常與士人交往,談論治道之理。為左右神策軍宦官所器重。最初在朱叔明(曾任右武衛大將軍 )屬下擔任司馬,後累官為神策軍都虞候。
高駢的詩:《言懷》、《寄鄠杜李遂良處士》、《和王昭符進士贈洞庭趙先生》、《依韻奉酬李迪》、《留別彰德軍從事範校書》、《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遣興》。
《南海神祠》、《送春》、《海翻》、《筇竹杖寄僧》、《遣興》、《嘆征人》、《湘妃廟》、《赴安南卻寄臺司》、《閨怨》、《馬嵬驛》、《宴犒蕃軍有感》、《寓懷》、《步虛詞》。
《贈歌者二首》、《入蜀》、《邊城聽角》、《渭川秋望寄右軍王特進》、《山亭夏日》、《蜀路感懷》、《殘春遣興》、《春日招賓》、《過天威徑》、《對花呈幕中》、《寄題羅浮別業》。
《塞上曲二首》、《廣陵宴次戲簡幕賓》、《安南送曹別敕歸朝》、《對雪》、《訪隱者不遇》、《赴西川途經虢縣作》、《錦城寫望》、《太公廟》、《邊方春興》、《塞上寄家兄》。
《寫懷二首》、《池上送春》、《風箏(題風箏寄意)》、《平流園席上》、《聞河中王鐸加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