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別有幽愁暗恨生什麽意思?

別有幽愁暗恨生什麽意思?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思是像另有壹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聲音暫歇卻比有聲更動人。

琵琶行

這句話出自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這句話原文我給大家節選了最有名的壹段,大家可以參考壹下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六幺 壹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 壹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這句話的譯文為

忽然聽見江面傳來陣陣琵琶聲;我忘卻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尋著聲源輕聲詢問彈琵琶的是誰?琵琶停了許久卻遲遲不語。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叫下人添酒回燈重新擺起酒宴。

千呼萬喚她才緩緩地走出來,用懷裏抱著的琵琶半遮著臉面。

她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還沒彈成曲調卻先有了感情。

弦弦淒楚悲切聲音隱含著沈思,似乎在訴說著她壹生的不如意。

她低眉隨手慢慢地連續彈奏,盡情地傾訴心底無限的傷心事。

輕輕地攏,慢慢地撚,又抹又挑,初彈《霓裳羽衣曲》接著再彈《六幺》。

大弦聲音沈重抑揚如暴風驟雨,小弦細促輕幽、急切細碎,如人竊竊私語。

嘈嘈聲切切聲互為交錯地彈奏,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壹顆顆掉落玉盤。

壹會兒像黃鸝在花下啼鳴婉轉流利,壹會兒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動滯澀不暢。

好像冰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像另有壹種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時聲音暫歇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琵琶之音陡然高昂,似銀瓶炸裂,水漿奔迸;又像殺出壹隊鐵騎,刀槍齊鳴。

壹曲終了撥子從弦索中間劃過,四弦壹聲轟鳴好像撕裂了布帛。

東面和西面的畫舫和遊船都靜悄悄的,只看見江心之中映著的秋月泛著白光。

這裏有壹些我覺得比較重要的詞匯,單獨解釋給大家看

予:同“余”,我。

左遷:貶官,降職。古以左為卑,故稱“左遷”。

明年:第二年。

錚錚:形容金屬、玉器等相擊聲。

京都聲:指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聲調。

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

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

委身:托身,這裏指嫁的意思。

為:做。

賈(gǔ)人:商人。

命酒:叫(手下人)擺酒。

快:暢快。

憫然:憂郁的樣子。

漂淪:漂泊淪落。

出官:(京官)外調。

恬然:淡泊寧靜的樣子。

遷謫:貶官降職或流放。

為:創作。

長句:指七言詩。

歌:作歌。

凡:總***。

言:字。

命:命名,題名。

潯陽江:萬裏長江流經江西省九江市北的壹段,因九江古稱潯陽,所以又名潯陽江。

瑟瑟:形容楓樹、 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主人:詩人自指。

回燈:重新撥亮燈光。回:再。

轉軸撥弦:擰轉弦軸,撥動弦絲。這裏指調弦校音。

掩抑:聲音低沈。

思:深長的情思。

信手:隨手。

續續彈:連續彈奏。

攏:扣弦。撚:揉弦的動作。抹:順手下撥。挑:反手回撥的動作。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依曲創聲後流入中原。

《六幺》:大曲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大弦:指最粗的弦。

嘈嘈:聲音沈重抑揚。

小弦:指最細的弦。

切切:細促輕幽,急切細碎。

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鳥鳴聲。

幽咽:遏塞不暢狀。

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凝絕:凝滯。

迸:濺射。

曲終:樂曲結束。

撥:彈奏弦樂時所用的撥工具。

當心畫:用撥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壹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舫:船。

斂容:收斂(深思時悲憤深怨的)面部表情。

蝦(há)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遊樂地區。

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

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女。

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鈿(diàn)頭銀篦(bì):此指鑲嵌著花鈿的篦形發飾。

擊節:打拍子。

顏色故:容貌衰老。

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盛產茶葉。

去來:走了以後。

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

闌幹:縱橫散亂的樣子。

重: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嘆聲。

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噪雜。

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

暫:突然。

卻坐:退回到原處。

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轉:更加,越發。

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

掩泣:掩面哭泣。

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當時的官階是將侍郎,從九品,所以服青衫。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禦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壹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於是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時期多專門安置“犯罪”官員,屬於變相發配。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鬥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元和十壹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壹位年少因藝技紅極壹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郁,結合自己仕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