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成都草堂的詩句

關於成都草堂的詩句

1.杜甫關於成都草堂的詩句有哪些

1、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堂成》(唐代:杜甫)

譯文:草堂用白茅蓋成,背向城郭,鄰近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從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蔥的景色。

2、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堂上 壹作:梁上)——《江村》(唐代:杜甫)

譯文: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3、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唐代:杜甫)

譯文: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4、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恨別》(唐代:杜甫)

譯文:冷落的白晝,臥看行雲,倦極而眠。令人高興的是聽說司徒已攻克河陽,正乘勝追擊敵人,急於要拿下幽燕。

5、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譯文:田野小徑的天空壹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壹點漁火放射出壹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6、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杜甫)

譯文:八月裏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沈落到池塘和窪地裏。

7、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旅夜書懷》(唐代:杜甫)

譯文:星星垂在天邊,平野顯得寬闊;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

8、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登高》(唐代:杜甫)

譯文: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絕句》(唐代:杜甫)

譯文: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10、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石壕吏》(唐代:杜甫)

譯文: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天亮後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11、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

譯文:眷戀芬芳花間彩蝶時時在飛舞,自由自在嬌軟黃鶯恰恰歡聲啼。

12、戍鼓斷人行,邊秋壹雁聲。(邊秋 壹作:秋邊)——《月夜憶舍弟》(唐代:杜甫)

譯文: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裏,壹只孤雁正在鳴叫。

13、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月夜》(唐代:杜甫)

譯文: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賞明月。那時壹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幹我們的淚痕。

14、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客至(唐代:杜甫)

譯文: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15、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江村》(唐代:杜甫)

譯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裏,村中的壹切都顯得幽雅。

2.成都杜甫草堂詩詩句

杜甫寫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絕句其三》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像是四幅圖片,顏色有“黃”“翠”“白”“青”,鏡頭有近中遠景,黃鸝在柳樹中啾鳴是特寫,白鷺飛上青天是中景,窗戶嵌套的西嶺雪景則是遠景,而門泊東吳萬裏船則帶些想象,有蒙蘢色彩了.

PS: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在戰亂流離成都期間,在友人的幫助下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居住.他在這裏居住了的4年期間成為其詩歌創作的壹個高峰,寫下240多首詩篇.膾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等就是在這裏寫的.

3.描寫杜甫草堂的詩句有哪些

1. 萬裏橋西壹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父》 唐 杜甫

譯文:萬裏橋西邊就是我的破草房,無人來訪,百花潭與我相伴,隨遇而安,這就是滄浪。

2.尊酒何人懷李白,草堂遙指江東。——《臨江仙》 宋 蘇軾

譯文:誰懷念李白而想和李白舉灑論文呢?是杜甫,他在成都的草堂遙指江東的李白。

3.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人日寄杜二拾遺》 唐 高適

譯文:人日這天,我給杜甫寫壹首詩寄到成都草堂,我在這兒懷念妳,懷念我們***同的故鄉。

4.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夜宴左氏莊》 唐 杜甫

譯文:黑暗中澗水傍著花徑流過,泠泠之聲盈耳。春星燦爛,夜空猶如透明的屏幕,映帶出草堂剪影。

5.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草堂》唐 杜甫

譯文:曾經我離開草堂時,入侵者遍布成都。現在我回到草堂,成都壹切安好。

6.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崔氏東山草堂》 唐 杜甫

譯文:玉山上的草堂安靜閑適,清爽新鮮,我甚是歡喜。

7.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早秋山居》 唐 溫庭筠

譯文:近靠山邊覺得寒氣來得特別早,晴空下的草堂籠罩著壹片霜氣。

8.不負東籬約,攜尊過草堂。——《九日酬諸子》清 妙信

譯文:沒有忘記到東籬下去觀賞菊花的約定,帶著好酒去那草堂。

9.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草堂即事》 唐 杜甫

譯文:十壹月在這荒村裏建了個房子,這裏就只有我的家了。

10.自聞茅屋趣,只想竹林眠。——《佐草堂在東柯谷》唐 杜甫

譯文:壹直聽聞草屋的樂趣,十分想在竹林裏休憩安睡。

4.成都杜甫草堂詩詩句

杜甫寫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絕句其三》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像是四幅圖片,顏色有“黃”“翠”“白”“青”,鏡頭有近中遠景,黃鸝在柳樹中啾鳴是特寫,白鷺飛上青天是中景,窗戶嵌套的西嶺雪景則是遠景,而門泊東吳萬裏船則帶些想象,有蒙蘢色彩了.PS: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在戰亂流離成都期間,在友人的幫助下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營建了草堂居住.他在這裏居住了的4年期間成為其詩歌創作的壹個高峰,寫下240多首詩篇.膾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等就是在這裏寫的。

5.描寫杜甫草堂的詩句

草堂

作者:杜甫 (唐代)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中宵斬白馬,盟歃氣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斷劍閣隅。

布衣數十人,亦擁專城居。其勢不兩大,始聞蕃漢殊。

西卒卻倒戈,賊臣互相誅。焉知肘腋禍,自及梟獍徒。

義士皆痛憤,紀綱亂相逾。壹國實三公,萬人欲為魚。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無辜。眼前列杻械,背後吹笙竽。

談笑行殺戮,濺血滿長衢。到今用鉞地,風雨聞號呼。

鬼妾與鬼馬,色悲充爾娛。國家法令在,此又足驚籲。

賤子且奔走,三年望東吳。弧矢暗江海,難為遊五湖。

不忍竟舍此,復來薙榛蕪。入門四松在,步屟萬竹疏。

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鄰舍喜我歸,酤酒攜胡蘆。

大官喜我來,遣騎問所須。城郭喜我來,賓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寧,健兒勝腐儒。飄搖風塵際,何地置老夫。

於時見疣贅,骨髓幸未枯。飲啄愧殘生,食薇不敢餘。

6.求杜甫在成都草堂時的較著名的詩作

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index.asp?RR=3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水檻遣心 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幹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病橘 杜甫

群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為。惜哉結實小,酸澀如棠梨。

剖之盡蠹蟲,采掇爽其宜。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汝病是天意,吾諗罪有司。

憶昔南海使,奔騰獻荔支。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7.求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詩歌,要全

1、《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意思是: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作此詩時,作者已在成都草堂定居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2、《絕句》唐代: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壹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時期,成都尹嚴武入朝,當時由於“安史之亂”,杜甫壹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亂得以平定,嚴武還鎮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當時,他的心情很好,面對這壹派生機勃勃,情不自禁,寫下這壹首即景小詩。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意思是:八月裏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沈落到池塘和窪地裏。南村的壹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我嘴唇幹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著拐杖,獨自嘆息。壹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壹樣黑,深秋天空陰沈迷蒙漸漸黑下來了。

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壹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壹點兒幹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壹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壹樣?唉!什麽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壹座茅屋,總算有了壹個棲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

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4、《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意思是:何處去尋找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樹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臺階自當顯露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蜀相》壹詩,依照仇兆鰲註,斷為公元760年(唐肅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時作”。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

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5、《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意思是:黃四娘家花兒茂盛把小路遮蔽,萬千花朵壓彎枝條離地低又低。

眷戀芬芳花間彩蝶時時在飛舞,自由自在嬌軟黃鶯恰恰歡聲啼。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第二年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這壹組詩。

擴展資料: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余首。

唐末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築格局,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塊聖地。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帶口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輾轉來到成都。公元760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公元761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他的。

8.關於杜甫草堂的詩歌

杜甫畫像

(北宋)王安石

吾觀少陵詩,為與元氣侔。

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顏毅色不可求。

浩蕩八極中,生物豈不稠。

醜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

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

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盜賊森戈矛。

吟哦當此時,不廢朝廷憂。

常願天子聖,大臣各伊周。

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颼。

傷屯悼屈止壹身,嗟時之人死所羞。

所以見公像,再拜涕泗流。

惟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遊。

9.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時寫的四首絕句分別是什麽

杜甫——《絕句四首》

作者·杜甫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欲作魚梁雲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

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藥條藥甲潤青青,色過棕亭入草亭。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

註釋:

題解:代宗寶二年(736),安史之亂平定了,杜甫回到成都草堂。此時他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壹派生機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筆,四首絕句壹揮而就。

賞析:

這幅“春景圖”,有近有遠,有聲有色;映襯成趣,瓦明開闊,人與物俱適,動與靜結合;壹派生機,千裏春色,不僅描繪了祖國山川之多嬌,又表現了詩人心情之怡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