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徒步日記之南粵梅關紅土地

徒步日記之南粵梅關紅土地

2017年。

初秋。

早已計劃好了的韶關之行終於成行了。

本次主要目的地是韶關梅關古道和始興紅土地,也有稱“紅沙漠”。由於“紅土地”以前是去過的,所以計劃我們順道先驅車前往。我是害怕了遠途開車的,這次有壹分哥做司機我就不用太操心了。

這次毛毛還邀請壹位美女阿韻同行,非常不錯。沿途說說笑笑,談談人生,分享苦與樂,工作和生活,上午約11:00多就到了始興縣。

聯系上了向導華仔和嚴姐,我們直接驅車到了“紅土地”。

其實早在2012年我是和大新去過的。當時,這地方還沒收費。雖然離村莊不是很遠,但平時人跡稀少,看上去土地應該不是很肥沃,只見小山丘四周種滿了棉花。涼風過處,棉絮紛飛,反而顯得有點淒清。

還記得時還是初秋,壹望無際,連綿起伏的小山丘在灰暗天色映襯下格外蕭條,毫無生氣,腦海浮竟然現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詩句。

咳!跑題了。

剛停好車,向導華仔迎了上來,二十來歲的小夥子,還挺好說話的,這也是毛毛在網上認識的。

毛毛這家夥除了撩妹功能強大外,做公關也是老司機,真佩服他。

進入景區,華仔介紹我們認識了嚴姐。嚴大姐看上去比較瘦,但是人挺精神也很好客健談呢,嚴姐向我們大概介紹了景區開發後的壹些情況,還有徒步路線等信息。這些我們都大概掌握了,這次主要是想去壹下周邊還沒去過的地方。嚴姐將附近熟悉的壹些好玩的、有徒步路線的地方告訴我們,我們在手機地圖上大概定位了距離,心中有數了。

然後,嚴姐和華仔帶我們在“紅土地”逛了壹圈。這地方紅土地是始興縣獨特的風景,它的顏色比雲南東川紅土地要深,土質也較硬,人走上小山崗沙子是完全不會下陷的。

這裏的紅土最適合種植紅煙葉和棉花,所以沿途也見到壹片片的煙葉和棉花。據悉,始興還是著名的恐龍之鄉,在這發現的恐龍化石數量和種屬多,保存完好為中外罕見,已發掘的恐龍蛋化石有200多枚,希望這次能遇見吧。

如在午後陽光下的紅土地,閃耀著迷人的紅光,起伏的曲線,寂寥的天空,如置身於荒蕪的大西北。但是令我印象更為深刻的是上次深秋來時,漫山遍野開滿的野菊花,壹片片壹蔟蔟仿如跳入金黃的花海中。

告別了嚴姐和華仔,我們繼續前往向往已久的“南粵梅關古道”。梅關古道位於江西省大余縣與廣東南雄市交界處,距大余縣城10公裏,距南雄市區20公裏。梅嶺相傳是根據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的。

梅嶺的另壹說法是梅樹眾多,故稱"梅嶺"。現在地圖上還有"小梅關"之名。梅嶺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古道約6尺寬,路面整齊地鋪著鵝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叢,兩側山崖樹木蔥蘢,層巒疊翠。

梅嶺的梅花樹遍布嶺南嶺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庾嶺寒梅"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勝地之壹,梅嶺的梅花有兩個特點:其壹,據《南雄府誌》記載:"庾嶺梅花微與江南異,花頗似桃而唇紅,亦有純紅者。嶺上累經增植,白者為多。"其二,由於嶺南嶺北氣候的明顯差異,出現了南枝先開,北枝後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登梅嶺賞梅賦詩雲:"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庾嶺寒梅煮酒,要看紅雨熟黃梅。"他從嶺上梅花到古道行人,從梅花開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動的描繪。

到得山下,已是黃昏時分,我們壹行四人在景區正門拍了壹些照片後,直接登山了。

聽聞景區平時是不收費的,只在梅花盛開的冬季才收取門票。這規則我覺得是挺好的。

穿過壹排農家低矮的房子,我們轉到了入山的古道,均為石板鋪就,走得光滑光滑,想必歷史久遠了。路旁、亭臺、山間種滿了梅樹,古樹新樹均修剪得不錯,形態各異,與古道、牌坊、亭臺、石刻相互輝映,令人仿如穿越時空。

大約走了1個小時,我們登上了雄偉的梅關了,站在山頂的門樓下,真正體會了“壹腳踏兩省”的豪氣,遠眺對面山下就是江西省大余縣了。我們跨入江西境內,走得數百米,來到壹涼亭,此處可以壹覽大余縣梅關以北的無限風光。

如果再往北下江西 ,大約30分鐘應該可達山腳了。停留了壹會,眼見天色漸晚,我們要原路返回韶關了。

到得山下,感覺餓了,於是就在壹農家讓主人問可有好吃的,主人說,太晚了,家中只有壹鵝壹菜。很快飯菜上了,鵝倒是做得不錯,就是青菜太少了,壹了解,此處土地不多,氣候寒冷,特別冬天,青菜基本靠外地買入,所以少而貴。

在驅車回廣州途中,我們覺得此行線路挺適合周末兩天輕松遊玩和徒步運動的。可惜不是寒梅怒放之時,否則定然可以拍下梅關雄姿與寒梅傲雪的景象。

201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