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以愛情為主題的詩篇,大致可分為婚前和婚後兩種類型。婚前壹般表達的都是男女對於異性的愛慕和渴望,以及對對方的思念,多有少女懷春之篇。而婚後的篇章,則多怨婦,表現的大多是丈夫有了新歡後對舊愛的離棄,體現了壹夫多妻制社會下對女性的不公。當然亦有婦人對征夫的思念,情真意切催人淚下。
在表達少女對感情的愛戀和對心上人的思念的詩篇中,我們可以看到古風中女性的開放,對愛情表露得大膽而直白,這在中國後來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邶風.雄雉》中,作者以壹介女性,發出“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易雲能來? ”日子壹天天經過,思君之情悠悠不絕。路途遙遙千萬裏,妳什麽時候才會來?這樣的思念之情從壹個少女的嘴裏娓娓道出,誠而真摯。
《匏有苦葉》中載有“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須我友。”翻譯出來即為:船上的艄公招手讓我快點上船,但別人上船了我偏要留下來,因為我在等我的男朋友。
《靜女》中,“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描繪的是壹幅嫻靜女孩約會情郎於城角卻故意隱身不與之相見,使得情郎搔首等待來回尋找的情景。
《陳風.澤陂》中的思念之情則更為強烈:“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壹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壹個女子在荷塘邊見到壹個美男子,徹夜思念難以入眠,竟而至於因相思而“涕泗滂沱”。
《王風.揚之水》中,“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曷月予還歸哉!”就是壹名戍邊兵士對家中妻子的思念。而《伯兮》中所記述的則是壹名婦人對征夫的深深思念:“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願言思伯,甘心首疾。願言思伯。使我心痗。”自夫君隨王征東。婦頭發零亂如飛蓬,並不是沒有油脂來洗,只是因為不知道為誰去整飾儀容!可惜的是,“曷月予還歸哉”和“誰適為容”,卻都不能讓自己的心上人看見,只能留與後人憑文而吊。
《詩經》中,就我所見最讓人動容最淒慘的篇章,莫過於《唐風.葛生》,它敘述的是壹婦人對亡夫的思念,其中詩句斷人心腸:“葛生蒙楚,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葛藤覆蓋著荊條,蘞草長滿山岡,我的夫君亡於此,誰人來和他做伴?他獨處多悲傷。可憐我未亡人度日如年,夏漫長,冬淒涼,只待百年後,與妳***墓床。這壹句,勝過了所有海誓山盟!
詩經裏女子思念男子的詩句這是《詩經·氓》裏的第三段,《氓》基本上是壹首棄婦的怨詩
整段是: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
詩經中女子向男子示愛,或描寫男子的優秀的詩《詩經·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璓瑩,會弁如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
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寬兮綽兮,猗重較兮 ?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這是典型的女子思慕詩,體現思慕君子
江西鬼谷子廣告策劃有限公司為您解答
詩經中表達女子思念男子的詩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壹日不見,如三月兮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有關春水的諺語 春水和農業有關的諺語 下壹篇:幼兒畢業典禮教師寄語 畢業典禮教師寄語古代女子對男子表達愛意的詩詞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漢樂府?上邪》
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壹看腸壹斷,好去莫回頭。—(唐)白居易《南浦別》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信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水深!—白居易《長相思》
夜長酒闌燈花長,燈花落地復落床:似我別淚三四行,滴群君滿坐之衣裳。與君別後淚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唐)元稹《離思》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淚還惜別,為君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不寫情詞不寫詩,壹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這般心事有誰知?—明代山歌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宋)辛棄疾《青玉案》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李清照《壹翦梅》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宋)張先《千秋歲》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宋)朱淑真《生查子》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壹江水。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元)元好問《摸魚兒》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詩經?周南?關雎》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唐)張籍《節婦吟》
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唐)溫庭筠《更漏子》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唐)溫庭筠《望江南》
洗罷,獨倚上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斷腸白蘋洲!—溫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唐)李商隱《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李商隱《無題》
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宋)歐陽修《玉樓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蘇軾《江城子》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多情自古傷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宋)晏幾道《鷓鴣天》
壹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宋)陸遊《釵頭鳳》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當年不肯嫁東風,無端卻被西風誤!—(宋)賀鑄《踏莎行》
若是兩情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夜月壹簾幽......>>
表達女子思念男子的詩句描寫女人對思念男子的詩句實在是太多了,簡單列舉幾句:
王維《相思》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其二》中的“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詩經》《邶風.雄雉》中的“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易雲能來? ”
《壹剪梅》中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詩經》裏“女子思念男子”的詩句有哪些?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這壹首深切表達了思婦對征夫的思念之情。
《國風·衛風·伯兮》
詩壹開篇,寫壹個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間排行的第壹位,也就是老大,這裏轉用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口氣中帶著親切感。這位丈夫值得驕傲的地方在於:壹則他長得英武偉岸,是壹國中的豪傑,同時也因為他非常勇敢,充當了君王的先鋒(由此看“伯”身份,當是貴族階層中的武士)。而驕傲的來源,主要恐怕是在後壹點上。假如“伯”雖然長得高大英武,在戰爭發生時卻畏縮不前,妻子就沒什麽可以公然誇耀的了。——其實,壹般人所知道的光榮,也就是社會所認定的光榮,個人在這方面是沒有多少獨立判斷的能力的。
《詩經》裏“氓”中女子對男子的稱呼變化妳好。
《詩經 衛風 氓》之女子,對遺棄她的男子的稱呼變化:
氓——復關——士——爾
氓之嗤嗤:女子初見的是“表面老實”的那個男子。
繼之:乘彼垝垣,以望復關——(此處以地名代指“那個男子”)。“復關”來娶我。
又繼之:於嗟女兮,無與士耽——此處的“士”,便是“那個男子”。
士,這壹稱呼,從此壹直到——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至於暴矣、
爾;事後的稱呼。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詩經》裏“氓”中女子對男子的稱呼變化是什麽?《詩經·氓》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中的選文,該詩以女子的口吻講述了其從戀愛、結婚到婚變的全過程,情節敘述完整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心理刻畫細膩入微,表現手法巧妙高明。細心的讀者壹定會發現,短短六節240字的詩中,女子對男子的稱呼幾易其名,這種變化與女子情感的跌宕有著微妙的聯系,非常值得玩味。
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說文》:“氓,民也。”本義為外來的百姓,這裏指從外地來的男子。“氓”在這裏是個泛稱,壹個外來做生意的小夥子,並沒有太多的感 *** 彩。初次見面,感情還較疏遠,女子保持著應有的矜持與嬌羞。“氓”的憨厚給女子留下深刻印象,他抱布換絲,假談生意,實際是來商量婚姻大事的。
子。“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尊稱,尊重、客氣、有禮貌,明顯有親近的感 *** 彩,有與對方進壹步交往、發展感情的意願。從後續的舉動可以證明:女子送男子渡淇水到頓丘,壹路上男子埋怨女子拖延婚期,女子耐心地給他解釋延期的原因:妳沒有找到好媒人,有媒人才是名正言順的。她不斷撫慰男子:請您不要生氣,這個秋天就是大好日子。可以想見此時男子在她心中已占重要地位,甚至男子的“怒”而催婚在她看來不過是男子深愛自己的證明。她以尊敬的稱謂“子”來表達對男子的敬慕、寬慰,體現了女子的深情、溫婉、體貼。
復關。“乘彼垢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送別男子後,女子陷入深深的思念和苦苦的等待之中。“復關”指男子居住的地方,在這裏可以看做借代的手法,代指男子本人。女子此時陷入熱戀之中,她的喜樂哀愁全因“氓”這個男子,帶著滿滿的思念,登上那頹圮的籬墻,向遠處深情凝望,不見朝思夜想的人,泣涕如雨,看到思念的人兒,破涕為笑,萬語幹言。“復關”在此可謂微言大義,熱戀中的人,內心是甜蜜而隱秘的,女子呼“復關”,正是其熱戀而隱秘、幸福又甜蜜的內心寫照。
爾。“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隨著感情的升溫,二人終於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女方答應了婚事,男子開始占蔔算卦,蔔筮的結果都很吉利,於是婚事告成。這是女子甜蜜幸福的時刻,所以她已不再用初戀時敬稱“子”,也不用熱戀時隱秘的“復關”,而是用了日常生活中的“爾”,這個稱謂少了陌生和客套,多了熟悉和慣常,是壹種生活化的稱謂。表明女子已經完全把對方看作是感情上的依靠和人生的歸宿了。“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至此,女子已完完全全放下矜持,走進了與氓的婚姻生活。
士。“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士”在春秋時期既可指次於卿大夫的壹個階層,也可指未婚男子,當然也可泛指男子。本節詩中當是第三個義項。女子婚後生活並不幸福,遭到男子的厭棄,感情出現裂痕。但女子並沒有口出惡言,體現了女子的忍讓與涵養。經歷感情的震蕩,女子得出痛徹的領悟,勸告天下女子:不要與男子沈迷於愛情,女子壹旦動情便無法自拔,而男子說變就變、隨時脫身。這裏的“士”既婉指讓自己心傷的男子,她不願直接提及那位讓自己傷痕累累的負心漢;“士”是男子的泛稱,中國古代社會是壹個男權社會,男權至上,女子遭背棄後的控訴,使詩歌具有了廣泛的社會意義。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這幾句詩中的“士”是指自己的丈夫,直言不諱地指出,自己沒有什麽過錯,而丈夫用情不專,行為不端,而且對感情沒有定準,做人沒有底線、不講原則。這裏,女子已出離憤怒,指出婚姻的失敗是“士”造成的。即便如此,仍以“士”相稱,可見其溫柔與善良。
爾。“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及爾偕老,老使我怨。”女子隋感由激昂轉為平靜,由控訴轉為敘述,女子又以“爾”稱呼男子,但此的“爾”是決絕之後冷漠的稱謂,這壹稱謂的背後是女子傷心欲絕的痛苦和痛定思痛後的清醒。從“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到“及爾偕老,老使我怨”,女子已經看清男子的真實面目,對這段婚姻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也不願再續噩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妳不念舊情,背叛愛情,那就算了吧!表達女子對人生的幡然醒悟和清醒之後的冷靜決絕。
標簽:作文經典 上壹篇:有關春水的諺語 春水和農業有關的諺語 下壹篇:幼兒畢業典禮教師寄語 畢業典禮教師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