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壹朵奇葩。它以其豐富的文化內容、廣泛的創作題材和完美的藝術形式,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殷周社會面貌和人情風貌。它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已經達到文學以外的範疇。距離《詩經》創作年代兩千年以後的今天,它依舊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使得人們在了解詩經年代的同時,也對當下的生活產生了教育和向導的意義。下面我主要以分析《詩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她們的愛情觀展開論述。
第壹:對《詩經》婚戀詩的淺談。
《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它以其特有的藝術特色為讀者重現了上古時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情感體驗。其中的婚戀詩更是獨具風格,膾炙人口。其刻畫的女性形象類型豐富,她們在各自人生中演繹著或精彩或悲情的愛情故事,經營著各自或幸福或悲涼的婚姻生活。按照婚戀的不同階段可將其劃分為兩大類:戀愛中的女性和婚姻中的女性。本文以《詩經》婚戀詩中的女性作為研究對象,結合具體詩文對當時社會的女性人物性格進行淺析,使人們在對詩經時代女性形象和愛情生活有更深的了解的同時,對當下女性的婚戀有所思考。詳細了解古人眼中的愛情觀是什麽樣?第二:對《詩經》婚戀詩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分析。
縱觀來講,《詩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戀愛時的女主形象。另壹類是:新婚及婚後的女主形象。1.戀愛時的女主形象大致有以下五類。
(壹)大膽表白勇敢示愛的女主形象。具有鮮明代表色彩的作品如《王風·大車》這首詩表現了女性大膽追求愛情的熱情和執著。她想和男子私奔,但沒有得到男子肯定的答案。男子猶豫不決、缺乏勇氣的表現與女主人公“榖則異室,死則同穴”的決心形成明顯對比,也將女性大膽追求愛情的形象,鮮明而生動地表現出來。“榖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女子真情表白還不夠,還要對著太陽發誓,生不同室,死則同穴,如果說我撒謊,自有朗朗青天作證。從中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內心如火焰般熱烈的示愛。
(二)羞澀忸怩的癡情女主形象。如《鄭風.東門之墠》這首詩表現出少女對男子不解自己的深情的淡淡嗔怨,側面烘托少女癡情。寥寥數語,道破了少女面對愛情時的微妙心理,呈現出壹個可愛嬌羞略顯憂慮的女性形象
(三)俏皮活潑的女性形象。
愛情是人類***同的命運。在愛情面前,有人大膽追求,有人羞澀踟躕。毫無例外的是,愛情總是帶給人們歡樂和甜蜜。《邶風?靜女》是通過描述青年男女幽會的事件來表現女性形象的。這首詩中女主人公明明很喜歡小夥子。女主人公明明和小夥子壹樣渴望盡快見到心上人,卻又故意躲藏起來,“愛而不見”,看著小夥子“搔首踟躕”。然後的“自牧歸荑”顯示出她多情的壹面。詩歌表現出女主人公活潑俏皮的壹面,富有生活氣息,體現出處於愛情狀態中的女性獨有的小心思。
(四)思念戀人的女主形象。如《王風,采葛》這首詩中將女子的愛情心裏變化寫的細致入微,姑娘對意中人的思念是如此強烈, 哪怕是在勞動中也是念念不忘, 才壹天沒有見面, 就覺得分開太久。沒有戀人相伴的日子,度日如年。壹日不見,就如同分別了三季、三年。女主人公對戀人的深情可想而知。
(五)追求婚姻自主的女主形象。最典型的是《周南.關雎》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采摘荇菜的自由,淑女的形象躍然紙上。還有《國風.秦風.蒹葭》這首詩中也表達了書生對溫柔賢惠。女主形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