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壹多先生不僅是新月派詩人,而且是整個中國詩壇上最早倡導現代格律詩並卓有成效的實踐者。聞壹多則強調詩是“做”出來的,強調“美不是現成的”,是創造的(見聞壹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因而,他提出了現代格律體的概念,認為新的格律詩應該做到三美:“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與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聞壹多《詩的格律》)。應該說《色彩》、《死水》都具有現代格律詩的美
色彩》
生命/是張/沒價值的/白紙,
自從綠/給了我/發展,
紅/給了我/熱情,
黃/教我以/忠義,
藍/教我以/高潔,
粉紅/賜我以/希望,
灰白/贈我以/悲哀,
黑/還要加我/以死。
從此以後,
我便溺愛於/我的生命,
因為我/愛他的/色彩。
《色彩》,這是壹首富有哲理的小詩。詩人通過大膽想象,賦予顏色以各種象征意義,從而提示色彩的價值,說明生命便是色彩的結合,表達了對七彩生命的熱愛之情.全詩的感情基調是熱烈、奔放。
《色彩》具有音樂美。這首詩形式非常自由,類似散文的分行排列,但反復誦讀,卻有壹種耐人尋味的內在的感情節奏。
聞壹多先生在《色彩》中,將繪畫中色彩的表現與意蘊,引入詩歌,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從而讓人們閱讀時產生豐富的聯想與不盡的遐想。綠色(發展), 是小草發芽的顏色;紅(熱情),是太陽的顏色,是火的顏色,是心臟的顏色,它象征著生命的熱情、執著、溫暖;黃色(忠義),是高貴、寧靜的色彩,是君王喜歡的顏色,與忠誠密不可分;藍色(高潔),是大海、天空的顏色,象征寬廣、博大、高潔;粉紅(希望),是花蕾的色澤,象征燦爛、美好和希望;灰白(悲哀),是枯木、冷鐵的色澤,象征失意、冰冷、悲哀;而黑色(死亡),是灰燼、煤炭的色澤,它肅穆、莊重,通常象征死亡和結束。由綠到黑,生命正好經歷了由生到死的過程。
《色彩》作者運用了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辭方法。另外,詩人的想象力主要表現前面九行詩中。給人豐富的想象力,讓人思考,啟發人們應該以認真的態度來對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