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講究修辭造句。黃詩有其特殊的句法,那是從杜甫壹脈傳下來的。喜歡造拗句。在句子結構上,不按正常的語法規律,把主語、謂語、賓語的次序顛倒,或刪去壹些句子成份,或把兩個意思緊縮在壹句中,以使句意曲折,文氣跌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其名句“風雨極知雞自曉,雪霜寧與菌爭年”(《再次韻寄子由》)、“黃流不解ネ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汴岸置酒贈黃十七》)等,都是佳例。黃詩很重視煉字,“置壹字如關門之鍵”,五言詩句的第三字,七言詩句的第五字,更要求工穩新警。置字有力,句中有“眼”,句子便顯得骨格峻峭,全詩為之而生色。還要煉虛字,尤重連接虛字的運用,以使行文跌宕有致。
(三)重視律詩中對偶句的錘煉。對偶,唐人已下過很多功夫,唐詩中有不少工整精美、膾炙人口的對句,宋人想突過它,只得另立新法,別出新意。黃詩的對句,自然生動,有些乍看起來像是散文的句子,毫不似對偶,但認真體味之,則覺字字工切,別有韻味。如“舞陽去葉才百裏,賤子分公俱少年”(《次韻裴仲謀同年》)、“清坐壹番春雨歌,相思千裏夕陽殘”(《和答王晦之登樓見寄》)等。就是所謂的“以歌行之氣,運於偶句”了。
(四)具有壹種特殊的音樂美。詩的音律與感情是壹致的,特殊的風格需要用特殊的音律來表現。黃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