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染甲的詩句

關於染甲的詩句

1.關於指甲的詩句

只有染指甲的詩,單純說指甲的沒有吧。

女性染手指甲起源於唐代。唐代詩人張祐《彈箏》詩有雲:“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斜過翠雲中。”其中“玉筍紅”,指的就是染過的嬌紅指甲。然而,真正用詩詞來描寫染指甲美的高手應該元末明初的詩人楊廉夫。

楊廉夫有壹首專門詠染指甲的詩,寫得是酣暢盡致,詩雲:“金鳳花開色更鮮,佳人染得指頭丹。彈箏亂落桃花瓣,把酒輕浮玳瑁斑。拂鏡火星流夜月,畫眉紅雨過春山。有時漫托香腮想,疑是胭脂點玉顏。”該詩除首句敘事平起外,句句都是形容美人嫣紅的指甲。他還寫過壹律來歌詠紅指甲,自然也是寫得恰到好處:“金盤和露搗仙葩,解使纖纖玉有瑕。壹點愁凝鸚鵡喙,十分春上牡丹芽。嬌彈粉淚拋紅豆,輕掏花枝鏤絳霞。女伴相逢頻借問,幾番錯認守宮砂。”楊廉夫不但擅詩,其詞寫得也頗可點贊。他在壹首詞中,這樣詠美人的紅指甲:“夜搗守宮金鳳芷,十尖盡換紅鴨嘴。壹曲鼓瑤琴,數點桃花汛流水。”二四兩句把佳人嬌紅的美甲,描寫得淋漓生動,精警觀止。

過去,人們用的染甲材料,基本都是天然植物的花朵,常用的兩種是鳳仙花和指甲桃花。鳳仙花,在各地叫法不同,上述詩詞中的“金鳳”就是它的壹個別名。“指甲桃”染甲的記載見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我國民間女孩染指甲用的基本都是種在房前屋後的“指甲桃”。

2.關於指甲的詩詞

只有染指甲的詩,單純說指甲的沒有吧。

女性染手指甲起源於唐代。

唐代詩人張祐《彈箏》詩有雲:“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斜過翠雲中。”其中“玉筍紅”,指的就是染過的嬌紅指甲。

然而,真正用詩詞來描寫染指甲美的高手應該元末明初的詩人楊廉夫。楊廉夫有壹首專門詠染指甲的詩,寫得是酣暢盡致,詩雲:“金鳳花開色更鮮,佳人染得指頭丹。

彈箏亂落桃花瓣,把酒輕浮玳瑁斑。拂鏡火星流夜月,畫眉紅雨過春山。

有時漫托香腮想,疑是胭脂點玉顏。”該詩除首句敘事平起外,句句都是形容美人嫣紅的指甲。

他還寫過壹律來歌詠紅指甲,自然也是寫得恰到好處:“金盤和露搗仙葩,解使纖纖玉有瑕。壹點愁凝鸚鵡喙,十分春上牡丹芽。

嬌彈粉淚拋紅豆,輕掏花枝鏤絳霞。女伴相逢頻借問,幾番錯認守宮砂。”

楊廉夫不但擅詩,其詞寫得也頗可點贊。他在壹首詞中,這樣詠美人的紅指甲:“夜搗守宮金鳳芷,十尖盡換紅鴨嘴。

壹曲鼓瑤琴,數點桃花汛流水。”二四兩句把佳人嬌紅的美甲,描寫得淋漓生動,精警觀止。

過去,人們用的染甲材料,基本都是天然植物的花朵,常用的兩種是鳳仙花和指甲桃花。鳳仙花,在各地叫法不同,上述詩詞中的“金鳳”就是它的壹個別名。

“指甲桃”染甲的記載見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我國民間女孩染指甲用的基本都是種在房前屋後的“指甲桃”。

3.描寫耐冬的詩句

山茶花

唐 貫休

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

今朝壹朵墮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

山茶

宋 蘇軾

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

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傳歲寒姿,古來惟丘翁。

趙叟得其妙,壹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誇落墨,獨賞江南工。

紅山茶

明 沈周

老葉經寒壯歲華,猩紅點點雪中葩。

願希葵藿傾忠膽,豈是爭妍富貴家。

山茶花

清 段琦

獨放早春枝,與梅戰風雪。

豈徒丹砂紅,千古英雄血。

山茶花

擔當和尚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於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4.描寫鳳仙花的詩句

描寫鳳仙花的詩句

1、《鳳仙花》

唐·吳仁璧

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饑蜂兩不知。

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

2、《金鳳花》

宋·晏殊

九苞顏色春霞萃,丹樨威儀秀氣攢。

題品直須名最上,昂昂驤首倚朱欄。

3、《鳳仙花》

宋·楊萬裏

細看金鳳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

雪色白邊袍色紫,更饒深淺四般紅。

4、《山村見鳳仙花》

宋·陳輝

小種花開地不偏,生來枝葉本嫣然。

半痕奇艷添微粉,幾瓣新紅染翠鈿。

色映疏簾欺睡後,香飄野砌到尊前。

莫嫌寂寞山村裏,卻有亭亭物外仙。

5、《鳳仙花》

宋·項安世

紫鳳生兒未解啼,三三五五並頭棲。

愛花未識花枝在,隨幹隨根著處迷。

5.描寫“指甲鮮紅”的詩詞有什麽

1.六州歌頭(美人指甲)

宋代:劉過

銷薄春冰,碾輕寒玉,漸長漸彎。見鳳鞋泥汙,偎人強剔,龍涎香斷,撥火輕翻。學撫瑤琴,時時欲翦,更掬水魚鱗波底寒。纖柔處,試摘花香滿,鏤棗成班。

時將粉淚偷彈。記綰玉曾教柳傅看。算恩情相著,搔便玉體,歸期暗數,畫遍闌幹。每到相思,沈吟靜處,斜倚朱唇皓齒間。風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閑。

2.閏月定四時

唐代:樂伸

聖代承堯歷,恒將閏正時。六旬餘可借,四序應如期。

分至寧愆素,盈虛信不欺。鬥杓重指甲,灰琯再推離。

羲氏兼和氏,行之又則之。願言符大化,永永作元龜。

3.雙調水仙子_賦婦人染紅

元代:周文質

賦婦人染紅指甲

鳳華香染水晶寒,碎系珊瑚玉筍間,想別離拄齒應長嘆。汙檀脂數點斑,記歸期刻損朱闌。錦瑟弦重按,楊家花未殘,為何人血淚偷彈?

柔荑春筍蘸丹砂,膩骨凝脂貼絳紗,多應泣血淹羅帕。灑筼筜赪素甲,抹胭脂誤染冰楂。橫象管跳紅玉,理箏弦點落花,輕掐碎殘霞。

丹楓軟玉筍梢扶,猩血春蔥指上塗,偷研點易朱砂露。蘸冰痕書絳符,摘蟾宮丹桂扶疏。潮醉甲霞生暈,碾秋磦瓊素舉,夾竹桃香符。

4.木蘭花

宋代:晏殊

春蔥指甲輕攏撚。五彩條垂雙袖卷。尋香濃透紫檀槽,胡語急隨紅玉腕。

當頭壹曲情無限。入破錚琮金鳳戰。百分芳酒祝長春,再拜斂容擡粉面。

5.玉樓春

宋代:歐陽修

春蔥指甲輕攏撚。五彩垂絳雙袖卷。雪香濃透紫檀槽,胡語急隨紅玉腕。

當頭壹曲情何限。入破錚琮金鳳戰。百分芳酒祝長春,再拜斂容擡粉面。

6.有關鳳仙花的詩句

唐·李賀 《宮娃歌》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登毛)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簾額著霜痕。

啼蛄吊月鉤欄下,屈膝銅鋪鎖阿甄。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願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李賀不經意間看見了鄰家女子對燭染指,信筆成詩,是為中國婦女用鳳仙花“美甲”的最早記錄。

唐·吳仁壁 《鳳仙花》

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饑蜂兩不知。

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指鳳凰常棲的碧梧枝,用來指在枝上可以看到鳳仙花。]

唐·張 祜 《聽箏》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斜過翠雲中。

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雲寒壹夜風。

唐·張 祜 《觱篥》

壹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宋·晏 殊 《金鳳花》

九苞顏色春霞萃,丹樨威儀秀氣攢。

題品直須名最上,昂昂驤首倚朱欄。

宋·楊萬裏 《鳳仙花》

細看金鳳小花叢,費盡司花染作工;

雪色白邊袍色紫,更饒深淺四般紅。

元·陸琇卿 《醉花陰》

曲闌鳳子花開後, 搗入金盆瘦。

銀甲暫教除, 染上春纖, 壹夜深紅透。

絳點輕襦籠翠袖, 數顆相思豆。

曉起試新妝, 畫到眉彎, 紅雨春心逗。

元·楊維楨 《鳳仙花》

金盤和露搗仙葩,解使纖纖玉有暇。

壹點愁疑鸚鵡喙,十分春上牡丹芽。

嬌彈粉淚拋紅豆,戲掐花枝縷絳霞。

女伴相逢頻借問,幾番錯認守宮砂。

元·楊維楨 《鳳仙花》

彈箏亂落桃花瓣

元·楊維楨

夜搗守宮金鳳蕊,十尖盡換紅鴉嘴。

明·瞿佑 《渭塘奇遇記》

洞簫壹曲是誰家?河漢西流月半斜。

要染纖纖紅指甲,金盆夜搗鳳仙花。

明·瞿佑

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更宜。

好倩良工揮彩筆,寫成竹葉夾桃枝。

明·瞿佑 《鳳仙》

高臺不見鳳凰飛,招得仙魂慰所思。

明·徐階

金鳳花開色最鮮,染得佳人指頭丹

明·嚴易

閑摘秋花搗蟬蛻,殷紅醮甲玉摻摻。

清·劉灝 《鳳仙花》

九苞顏色春霞萃,丹穴威儀秀氣殫。

題品直須名景上,昂昂驤首倚朱欄。

清·呂兆鱗

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

尋找歸路:鳳仙花

若真有壹種透骨的香,

能透過靜謐幽寂的街巷,

行過滿眼風霜的景物,

能穿過壹個個恬淡寧靜的夜,

和萬千歲月,

能在舊事,離愁,殘夢,迷樓,

以及萬裏山河中,

解讀世俗,

花開花落也成了懷思綿綿的記憶,

於是飛鳥,奔馬,

蝴蝶和炊煙都不會迷途。

壹個季節和壹種植物,

在失去了聯系之後,

花的魂魄在醉了夢想裏,

尋找歸路。

7.描寫鳳仙花的詩句有哪些

《鳳仙花》

年代: 唐 作者: 吳仁璧

香紅嫩綠正開時,冷蝶饑蜂兩不知。

此際最宜何處看,朝陽初上碧梧枝。

《鳳仙花》

年代: 宋 作者: 釋文珦

何年鳳背古仙人,草木之中自化身。

丹袂翠翹秋色裏,猶資沆瀣養精神。

《詠鳳仙花》

年代: 明 作者: 林娙

鳳鳥久不至,花枝空復名。

何如學葵蕊,開即向陽傾。

《同正仲賦鳳仙花》

年代: 宋 作者: 舒嶽祥

本愛真紅壹種奇,後來紫白自繁滋。

青冠輕舉真仙子,彩羽來儀瑞鳳兒。

石竹通家分異樣,園葵附譜亦多姿。

莫嫌性急難攖觸,我以為規勝佩韋。

《鳳凰臺上憶吹簫簫 賦鳳仙花》

年代: 元 作者: 淩雲翰

菊婢標名,鳳仙題品,紛紛隨處成叢。甚玉釵渾小,寶髻微松。依舊花分五彩,毗陵畫、總付良工。誰為伴,雞冠染紫,雁陣來紅。玲瓏。英英秀質,多想是花神,翦彩鋪茸。卻易分高下,難辨雌雄。疑把守宮同搗,端可愛、深染春蔥。開還謝,從風亂飄,好上梧桐。

8.描寫雨中鳳仙花的詩句有哪些

清·劉灝 《鳳仙花》九苞顏色春霞萃,丹穴威儀秀氣殫。題品直須名景上,昂昂驤首倚朱欄。 清·呂兆鱗

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

尋找歸路:鳳仙花

若真有壹種透骨的香,

能透過靜謐幽寂的街巷,

行過滿眼風霜的景物,

能穿過壹個個恬淡寧靜的夜,

和萬千歲月,

能在舊事,離愁,殘夢,迷樓,

以及萬裏山河中,

解讀世俗,

花開花落也成了懷思綿綿的記憶,

於是飛鳥,奔馬,

蝴蝶和炊煙都不會迷途。

9.帶有指甲的成語

關於指甲的成語

·握拳透掌 ·握拳透爪

關於指甲的詞語

·修剪 ·系爪 ·染指甲草 ·人爪 ·指甲 ·指甲草 ·指爪 ·指甲花 ·指甲蓋 ·爪翦 ·爪翦 ·指頭畫 ·指甲油 ·指頭畫 ·指甲油 ·執筆法 ·玉甲 ·銀甲 ·銀指甲 ·玉指甲 ·天幹 ·十幹 ·搔背 ·手爪 ·搔掐 ·搔頭 ·掐出水來 ·琴甲 ·科腳甲 ·九肋 ·金指甲 ·筋退 ·甲族 ·後甲·大甲

關於指甲的漢字

·搔

關於指甲的詩詞

·北窗 ·有遺搔癢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 ·閏月定四時 ·仙呂醉扶歸 禿指甲 ·仙呂醉扶歸 禿指甲 ·沁園春 龍洲先生以此詞詠指甲 ·玉樓春 ·沁園春 龍洲先生以此詞詠指甲 ·沁園春 和劉龍洲指甲 俞煒詩詞 ·題異香花俗呼指甲花 ·朝天子

10.古代人用什麽染指甲

古代婦女又以染紅指甲為美。

唐李賀《宮娃歌》:“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說的是宮中有專門的花房,宮人連夜在燭光下搗花趕制染指甲的塗料。

詩裏提到的“守宮”,原指蜥蜴中的壹種,又名壁虎,因它經常守伏在屋壁宮墻,捕食蟲蛾,故名守宮。 晉人張華在《博物誌》中曾記載了壹種利用守宮的奇怪方法,說的是用器皿養守宮,餵以朱砂,守宮食後,通體變為赤紅,餵朱砂滿七斤後,用杵將它搗碎,點在女人身上,可檢驗女人是否保持貞操。

如是處女,紅色終身不滅,反之,即刻消失。這壹跡近巫術的玩藝本與染指甲並不相幹,只因制取染指甲材料的方法與它相似,人們便把它們搞混了。

原來,舊時沒有化學油脂,染指甲用的是壹種草本植物鳳仙花,李賀詩中的花房搗守宮,這守宮實指鳳仙花。關於這壹點,是不應有疑問的,因為張華《博物誌》所言,太過虛誕(筆者懷疑,似是從“守宮”壹詞的字面上另壹層意思,即宮又可指子宮,從而望文生義編造出來的),在實踐中行不通,後世也只見於小說家言。

宮人搗鳳仙,是為宮中婦女妝飾用的。所以元代楊維楨有詩雲:“夜搗守宮金鳳蕊,十尖盡換紅鴉嘴”恰可證明。

鳳仙花又名金鳳花,這都是形象的稱呼。鳳仙花於枝椏間開放,花大型,多側垂,其中不少品種形如飛鳳,有頭有尾,有翅有足,遂得此名。

鳳仙花染指甲的方法,南宋周密《癸辛雜識》有較詳細的說明: “鳳仙花紅者,用葉搗碎,入明釩少許在內。先冼凈指甲,然後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纏定討夜。

初染色淡,連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冼滌不去,可經旬。直至退甲,方漸去之。”

文中說用葉搗碎,實則其肉質的莖都是可用的。加明礬是最重要的發明,因它能起到媒染劑的作用,在指上形成壹層膠質,否則是無法染上去的。

在今天看來,這自然是壹種土法。但這種土法壹直流傳到現在。

近有壹作者於報上載,她在昆山小學讀書時,就常見到班上的女同學爭相為之。方法壹如上引之法,只是她們用的是花瓣,加上明礬搗成汁,塗於指甲上,初為淡紅,經反復數次成深紅,可保很久不褪色。

由於鳳仙能染指甲,歷代詩人見了它往往都會提到此事。如“金鳳花開色最鮮,染得佳人指頭丹”(明徐階),“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更宜”(明瞿佑),“閑摘秋花搗蟬蛻,殷紅醮甲玉摻摻”(明嚴易),“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清呂兆鱗)。

再看元代女詞人陸繡卿的《醉花陰》詞: “曲闌鳳子花開後, 搗入金盆瘦。銀甲暫教除, 染上春纖, 壹夜深紅透。

絳點輕濡籠翠袖, 數顆相思豆。曉起試新妝, 畫到眉彎, 紅雨春山逗。”

鳳仙花原產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它好溫暖,不耐寒,主要生長在我國南部,現各地都有栽培,為鳳仙花科壹年生草本。植株壹般高不及壹米,夏季開花,花期很長。

花色不壹,有紫紅、朱紅、雪青、玫紅、白及雜色。品種很多,可分單瓣和重瓣兩大類。

重瓣按花型可分為薔薇型、山茶型和石竹型。此花歷史相當悠久,晉代已有栽培上的品種變化。

據說,晉人謝長裾見了鳳仙花,叫侍兒取來葉公金膏,用麈尾蘸了膏,向花瓣上灑去,折下壹枝,插在倒影山之側,第二年,此花金色不去,都成了斑點,大小不壹,如同灑金,即名此花為倒影花。 鳳仙花因可修飾指甲,人們又稱它為指甲花。

但此別名極易與另壹同名木本的指甲花相混。 木本指甲花為千屈菜科散沫花屬落葉灌木,花如桂,故又稱香桂,高可達六米,花開於夏季,花極芳香,顯然與草本的鳳仙花不同。

指甲花原產美洲熱帶,晉人嵇含《南方草木狀》說它與耶悉茗(即素馨花)、茉莉花壹起是從大秦國即歷史上的羅馬帝國移植到中國的南海郡(今屬廣東,治所番禺,即今廣州市)。嵇含介紹它時稱為指甲花,別名散沫花,可見當時人們也是用它來染指甲的。

此花由於極不耐寒,長期局限於我國南方的熱帶地區,大概在唐代仍然如此。唐段公路《北戶錄》載:“指甲花,花細白,絕芳香,番人重之。”

其實指甲花所開之花常見的不單有白色,還有玫瑰紅和朱砂紅,但不論紅、白,取其葉均可制作紅色染料,染出來的指甲紅過鳳仙。只因它種植難於鳳仙,實用性便大打折扣,也就遜於鳳仙花了。

明清時期,江南已多植指甲花,抗州諸山中尤為常見,這在高濂《草花譜》、陳淏子《花鏡》中都能得到證明。 指甲花不單制作染色劑,它的花因極香而被福建人稱為七裏香。

《仙遊縣誌》載:“七裏香,樹婆娑,略似紫薇,蕊如碎珠,紅色,花開如蜜色,清香襲人,置發間,久而益馥。其葉搗可染甲鮮紅。”

大致可認為是指甲花。南方人常把它放在襟袖間,或簪於發際,由於花姿優美,也作盆栽觀賞。

可見,鳳仙花與指甲花完全兩碼事,於是鳳仙又被人易之為指甲草,以示與木本的指甲花相區別。 愛美之心,女子尤甚,本屬尋常。

鳳仙花也好,指甲花也好,把指甲染得鮮紅如血,說是漂亮,卻未必人人首肯。清初李漁就反對說:“鳳仙……若雲備染指甲之用,則大謬矣。

纖纖玉指,妙在無瑕,壹染猩紅,便稱怪物。況所染之紅,又不能盡在指甲,勢必連肌帶肉而丹之,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