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雨果的感人故事 百度

雨果的感人故事 百度

雨果(l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壹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壹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說。

雨果,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大師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政論家,被譽為法蘭西的民族詩人,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鼓吹民主自由反對帝制、宣揚人道主義精神、提倡廢除死刑,以《鐘樓怪人》、 《悲慘世界》等巨作聞名於世。

1802年 2月26日生於法國東部的貝桑松城(Besancon)。

1819年 同浪漫詩人維尼等人***同創辦《保守文藝雙周刊》。於期刊發表第壹首詩。

1822年 編成第壹本詩集《頌歌與雜詩》。與艾德娜在聖蘇比士大教堂結婚。

1825年 被授與榮譽勛章,參查理十世的加冕典禮。

1827年 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著名浪漫主義宣言,成為浪漫主義運動領袖。

1831年 完成浪漫主義文學傑作、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即鐘樓怪人)。

1841年 被選入法蘭西學院,公開表示擁護君主立憲制度。

1843年 劇本《老頑固》(Les Burgraves)失敗及女兒列歐波汀意外死亡,停止新作,轉向政治舞臺。

1845年 晉身貴族,封為雨果伯爵。

1848年 創辦《大事紀報》。

1850年 被捕入獄,雨果化名蘭文逃離巴黎。

1851年 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宣布帝制,雨果被迫流亡國外。

1853年 充滿諷刺政治意味的詩集——《懲罰集》出版。

1862年 出版不朽的名著長篇社會小說《悲慘世界》。

1868年 雨果夫人艾德娜去世。

1870年 第三***和政府成立,結束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巴黎。

1871年 當選國民大會代表。

1876年 雨果當選參議員。

1883年 完成《世紀的傳奇》第三卷。

1885年 5月22日,病逝巴黎。

6月1日,雨果靈櫬置於凱旋門下,供萬民瞻仰,旋葬於巴黎偉人墓園。

主要作品:

1827: 《克倫威爾》(Cromwell) (劇本)

1829:《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 (詩)

1830:《歐那尼》 (Hernani) (戲本)

1831:《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說)

1838:《呂布拉》(Ruy Blas) (劇本)

1853:《懲罰集》 (les Chatiments) (詩)

1856:《沈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詩)

1862:《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說)

1869:《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說)

1859-1883:《世紀傳說》(la Legende des siecles) (詩)

1874:《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