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描寫泰山景色的詩句句子(關於描繪泰山的詩句大全)

關於描寫泰山景色的詩句句子(關於描繪泰山的詩句大全)

1.關於描繪泰山的詩句大全

描寫泰山的古詩

1、《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2、《泰山吟》

南朝·謝靈運

泰宗秀維嶽,崔崒刺雲天。

岞崿既崄巘,觸石輒遷綿。

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石聞何噸藹,明堂秘靈篇。

3、《泰山梁父行》

三國·曹植

八方各異氣,千裏殊風雨。

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

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

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4、《泰山吟》

晉·陸機

泰山壹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壹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裏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5、《泰山吟》

晉·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巖中間虛字,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歲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宕斯字,可以盡天年。

6、《四愁詩》

漢·張衡

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搖。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贈我金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雰雰。側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7、《遊泰山》

唐·李白

笑我晚學仙,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8、《泰山》

明·李夢陽

俯首元齊魯,東瞻海似杯。

鬥然壹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後,仍有漢皇臺。

9、《雪中望岱宗》

清·施閏章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

冰泉懸眾壑,雲路郁千盤。

10、《泰山石》

唐·李德裕

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樹。

滄海似镕金,眾山如點黛。

遙知碧峰首,獨立煙嵐內。

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11、《題靈巖寺泉池》

唐·李白

客來花雨際,秋水落金池。

片石含清錦,疏松掛綠絲。

高僧拂玉柄,童子獻雙梨。

惜去愛佳景,煙蘿欲暝時。

12、《再書王母池》

唐·呂洞賓

昔年留字識曾來,事滿華夷遍九垓。

無賴蚊虬知我字,故留蹤跡不沈埋。

13、《鄭生至自泰山》

明·李夢陽

昨汝登東嶽,何峰是絕峰?

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

14、《泰山頌》

當代·楊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親。

松石為骨,清泉為心。

呼吸宇宙,吐納風雲。

海天之懷,華夏之魂。

2.描寫泰山景色的詩句

《望嶽》就不必說了。還有

《遊泰山》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還有:

泰山歷代文選 以上幾乎全部包括。

/Article/wenhua/wenxue/ldwx/

題靈巖方丈 曾鞏(北宋)

泰山 石介(北宋)

泰山石 李德裕(唐)

送東嶽張煉師 劉禹錫(唐)

泰山老人 張籍(唐)

又上後園山腳 杜甫(唐)

望嶽 杜甫(唐)

題靈巖寺泉池二首 李白(唐)

遊泰山 李白(唐)

登封喜雪 李隆基(唐)

泰山吟 謝靈運(南朝宋)

泰山吟 陸機(西晉)

仙人篇 曹植(三國魏)

驅車篇 曹植(三國魏)

四愁詩(節選) 張衡(東漢)

漢武鼎銘 劉徹(西漢)

泰山吟 謝道韞(東晉)

3.描寫泰山景色的句子

1、在泰山山腳下向上望,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泰山樹木長得郁郁蔥蔥。雪白的雲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泰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2、在天街上往下望,爬山的人們就像壹只只小螞蟻。我終於看到泰山的所有的景色,白雲就在我的腳下,泰山真美啊!我仿佛自己就像壹個美麗的仙女飛舞於白雲之間,真是令人引起無限遐想,心曠神怡!

3、泰山那繼而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有的象萬馬奔馳,有的象神牛角鬥,有的象鳳凰展翅,有的象孔雀開屏但見滿天彩霞與地平線上的茫茫雲海融為壹體,猶如巨幅油畫從天而降。雲霞霧靄相映,嵐光寶氣閃爍。浮扁耀金的海面上,日輪掀開了雲幕,撩起了霞帳,披著五彩霓裳,像壹個飄蕩著的宮燈,冉冉升起在天際。

4、泰山的山真雄偉,站在山巔,壹覽眾山小;泰山的峰真險峻,俯視山谷,令妳心驚膽寒;泰山的山谷真幽靜,身居其中,令人疲勞盡消,無限神往。泰山的景真多,壹步壹景,令人目不暇接。

5、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莊嚴偉岸的豐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6在最近兩個的山峰之間,壹棵泰山松威嚴地站立著,在透著寒意的山嵐中間壹動不動.大山默默地聳立著,甚至聽不到鳥叫,這個時候的泰山屬於靜謐,屬於安詳。

7、東方的啟明星靜靜地掛在那裏,遠處的觀日峰仿佛泰山探出的點金指,和那造型美觀的的八角亭組成了壹副絕佳的構圖。

8、、泰山日出泰山日出天色略顯昏暗,放眼望去,寂寥晨星下面是壹片靜止的山勢般起伏的雲海,在茫茫的夜色下,象極了遠處同樣黑魆魆的山峰。

9、泰山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壹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布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裏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

10、在泰山頂上看黃河金帶更是壹道奇觀。黃河金帶,新霽無塵,夕陽西下時,舉目遠眺,在泰山的西北邊,層層峰巒的盡頭,還可看到黃河似壹條金色的飄帶閃閃發光;或是河水反射到天空、造成蜃景,均叫黃河金帶。

11、古樸典雅的古代建築壹個接壹個,隨時進入妳的眼簾。從岱宗坊向上便是王母池、紅日、萬仙樓,再向上是中天門、玉皇頂等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愛好書法的文人看到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佳句,更是留戀不舍。

12、石梯兩邊的郁郁蒼蒼的樹木就像壹個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守衛著泰山。走到了沒有梯子的地方,我仰頭壹看上面寫著南天門三個大字。我們又走了壹段路終於到了玉頂峰,壹塊巨石上寫著五嶽獨尊四個大字真有帝王風範。

13、天已泛出白色,恍若有淡紅的朝霞徐徐升起,像滴在淡藍色布匹上的紅顏料,由濃漸淡,溫潤的暈散開來,像毛筆濃墨重彩的粗粗勾勒,又細膩柔美似仙女飄浮的輕紗水袖,漫灑在層層雲海之上,瑰麗而隨意地向天空射出萬丈紅光,染紅了我們爬過的座座山嶺,奇雄華美,天下獨絕。

14、絲絲縷縷的光線透過樹縫,地面上有無數光斑在搖曳,周圍綠意盎然。晶瑩的汗珠在青絲間悄然滑落,沈重的腳步終於邁過了最後壹級石階,南天門三個大字在眼前印刻,已經偏過幾十度角的太陽微笑地望著勝利的我。

15、盤旋曲折的山路像壹架雲梯展現在面前,特別是十八盤直下,幾乎是90度。上面的人像站在頭上,下面的人踩在腳下,路旁有野花萬紫千紅,各具特色,散發出醉人的芳香。

4.關於泰山美景的詩句

關於泰山的詩:

泰山--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裏,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遊泰山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

5.關於泰山的詩句

1,泰山嵯峨夏雲在,疑是白波漲東海。 ——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白話文釋義:泰山頂上夏雲嵯峨,山上有山,好像是東海白浪連天湧。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出自唐代詩人杜甫所作《望嶽》

白話文釋義: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會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3,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出自元代賈魯《 登泰山》

白話文釋義:泰山是那麽的高大, 其它山脈無法與它相比。

4,昨汝登東嶽,何峰是絕峰?有無丈人臺,幾許大夫松。——出自明代李夢陽《鄭生至自泰山》

白話文釋義:昨天妳爬泰山去了,最高峰是哪座峰啊?有沒有文人雅士留下的觀景臺啊?有幾顆大夫松啊?

5,四月上泰山,石屏禦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出自唐代李白《遊泰山》

白話文釋義:陽春四月登泰山,平整的禦道沿著屏風樣的山峰直上。皇上曾經乘坐六龍車輦翻山越嶺,深壑幽谷縈回曲折。當年碧峰上遺留的馬蹄痕跡,現在早已被青苔掩蓋。峭壁懸崖,飛瀑噴流,松風水聲激切哀鳴。北望群峰奇絕,仿佛向東海傾倒。

6.描寫泰山美景的詩句

泰山吟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壹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壹遠,層雲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裏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遊泰山 李白 其壹 四月上泰山 石屏禦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壹長嘯 萬裏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雕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淩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於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遊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