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妳
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子
妳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是“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寫於1935年10月。據說這首詩是作者從壹首長詩中抽出來的最滿意的四句,之後獨立成章,所以取名“斷章”。這首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詩歌史上不朽的作品。
全詩僅四句,簡潔清新,意味無窮。整首詩勾勒了兩幅靜謐而又內涵豐富的畫面,雖然沒有色彩的參與,但也使詩歌充滿了畫面美,更使畫面顯得清新、明麗。“妳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妳”由橋、樓臺、人、風景組成了壹幅寧靜而深情的畫面,讓人充滿無限的遐想。看風景的人站在橋上,放眼望去,大好山河,陶醉其中,眼中必定是壹幅美麗的風景畫。同時,樓上的也人在看風景,目光落在橋上的人,眼中又是另外壹幅風景畫,而恰好橋上的人在這幅畫的中央,是看風景人的焦點。從詩人的角度看去,橋上的人和樓上的人盡收眼中,又是壹幅充滿情趣的風景畫。所以整首詩讀起來畫中有畫,趣味無窮,不禁令人想象,樓上的人是無意的瞥見還是目光深情的追隨。或許,樓上人的風景便是橋上的人,如此,使詩歌顯得情意濃濃,也使畫面變得更溫柔有情。“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子,妳裝飾了別人的夢”構成壹幅月夜思念戀人的畫面。畫中人月夜入眠,夢到了朝思暮想的戀人,而此刻戀人正在映著明月的窗下,或許也在思念著自己。明月、窗子、夢這些意象再次營造了靜謐的氣氛,同時,加入了綿長的思念,讀起來能感受到隱隱的愛情的甜蜜。
整首詩讀完,意猶未盡,思緒紛紛。全詩包含的情感和內涵使得這首詩顯得更加神秘和朦朧飄渺。人們喜歡壹首詩、壹幅畫、壹本書,或許,是喜歡從中看到的自己,讀出來的***鳴。這首詩包含的情感和體驗或許激起了很多人的***鳴和欣賞,也使很多人讀出了自己,因而這首詩也被更多人所知,受到更多人的喜歡。以個人角度解讀這首詩的情感,我讀出了“守望和思念”。“妳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妳”,細細品味之後覺得,妳便是他的風景。妳的眼中是繽紛世界,目光沒有著落,而他的眼中卻只有妳,妳就是他的世界,是他的焦點。此刻,他必定是靜靜而深情的守望著妳,等著與妳目光的相遇,等待妳的轉身。如果沒有,他也不會失望,還是靜靜而深情的守望著。“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子,妳裝飾了別人的夢”,思念多了便夢到了戀人。思念像月光壹樣溫柔,像亙古不變的明月壹樣長久,所以夢裏是甜蜜的,就像明月甜蜜的伴著妳。因而,這首詩可以解讀為壹個男子對心愛的戀人的守望和思念。
卞之琳自己也很欣賞這首詩,在於這首詩寫出了“相對”的意思,以第二人稱“妳”寫成,同時意境上又營造了另外壹個“妳”,這樣詩人自己便成了觀看者了。如果從人生和生活體驗出發,詩中的景象和經歷似乎是每個人不經意的體會和感受。妳站在橋上看風景,不經意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而月夜的妳,或許正被某壹個人甜蜜的夢著。宇宙萬物,人與人息息相關,這樣的聯系也是人生的壹種不被發現的美和存在,也是當每個人想到會有所慰藉的感動。所以,這首不朽的詩作包含的豐富的情感和體驗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很多啟示和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