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觀潮的詩句三句即可

關於觀潮的詩句三句即可

1.關於觀潮的詩句

杭州觀潮 姚合

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勢連滄海闊,色比白雲深。

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

鳥懼多遙過,龍驚不敢吟。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

十七日觀潮 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沈急浪中。

滿江紅 次韻耶律舜中樟亭觀潮 張翥

望入西泠,乍壹線、濤頭湧白。疑海上、鰲翻山動,鵬搏風積。銀漢迢遙槎有信,秋光浩蕩雲無跡。快醉揮、吟筆倒瓊瑰,馮夷宅。沙草遠,迷煙磧。雲樹老,*宮壁。嘆潮生嘲落,幾時休息。事往空遺亡國恨,鳥飛不盡吳天碧。正銷凝、何處夕陽樓,人橫笛。

觀潮 陸遊

江平無風面如鏡,日午樓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湧濤頭,頗動老子乘桴興。

濤頭洶洶雷山傾,江流卻作鏡面平。

向來壯觀雖壹快,不如帆映青山行。

嗟余往來不知數,慣見買符官發渡。

雲根小築幸可歸,勿為浮名老行路。

七絕·觀潮 毛澤東

千裏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

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灑泉子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孟浩然

八月觀潮罷,三江越海潯。

回瞻魏闕路,無復子牟心。

送劉寺丞赴余姚 蘇軾

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見香煙橫碧縷。

謳吟思歸出無計,坐想蟋蟀空房語。

明朝開鎖放觀潮,豪氣正與潮爭怒。

銀山動地君不看,獨愛清香生雪霧。

別來聚散如宿昔,城郭空存鶴飛去。

我老人間萬事休,君亦洗心従佛祖。

手香新寫法界觀,眼凈不覷登伽女。

余姚古縣亦何有,龍井白泉甘勝乳。

千金買斷顧渚春,似與越人降日註。

2.觀潮中三個優美的句子

1、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奇觀”,指雄偉美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或出奇少見的事情。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戰國時莊子在《南華經》中寫道:“浙江之水,濤山滾屋,雷擊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勢。”這是歷史上有關錢塘江的最早記載。觀潮的習俗起源於漢魏六朝,唐代形成觀潮之風,沿襲至宋,盛況空前。歷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繪過錢江潮的壯觀景象和觀潮的風俗。

2、過了壹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壹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出現了壹條白線”,意味著江潮開始從遠處過來了。這時,寬闊的潮頭激起白色的水花,遠遠望去,好像是壹條白線。宋朝詩人楊萬裏在詩句“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系腰”中,把這條“白線”比作了錢塘江上的壹條白玉腰帶。

3、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壹堵兩丈多高的水墻。

“丈”是長度單位,1丈約等於3.33米。文中把水浪比作“水墻”,形容江潮浪頭之高,範圍之寬。

3.描寫觀潮的詩句

1、錢塘郭裏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唐·徐凝《觀浙江濤》

譯文:錢塘江的潮水風光很有吸引力,讓人看到須發皆白,也覺得沒有看夠。

2、驚濤來似雪,壹座淩生寒。

——唐·孟浩然《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譯文:浪濤湧來,卷起了千堆萬堆白雪,觀潮的人啊,誰不感到寒氣凜冽。

3、壹千裏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李廊《憶錢塘》

譯文:中秋月色有如浩浩江水壹瀉千裏,半夜潮聲仿佛十萬軍馬奔騰前進。

4、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沈急浪中。

——宋·陳師道 《十七日觀潮》

譯文:潮水方起僅如銀線,被江岸約束漸漸隆起。這好像是天神傾翻了玉杯,所以造成了這樣氣勢浩大的潮水。天空在水中的倒影顛簸起伏,西落的太陽忽上忽下。

5、江水忽凝不敢東,海口哆張反西吐。

——清·阮元《月望後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

譯文:江水突然凝固了不敢往東流了,海也突然把水往西湧。

4.求 跟觀潮有關的詩句

杭州觀潮

唐姚合

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勢連滄海闊,色比白雲深。

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

鳥懼多遙過,龍驚不敢吟。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

錢塘江潮

唐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觀浙江濤

唐徐凝

浙江悠悠海西綠,驚濤日夜兩翻覆。

錢塘郭裏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錢塘江潮

唐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5.搜集觀潮三到四句錢塘江潮的名詩句

昔年乘醉舉歸帆,隱隱山前日半銜。

好似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百裏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寬。

驚濤來似雪,壹座凜生寒。浪淘沙唐·劉禹錫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杭州觀潮唐·姚合樓有樟亭號,濤來自古今。

勢連滄海闊,色比白雲深。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

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鳥懼多遙村,龍驚不敢吟。

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

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憶江南·江南憶唐·白居易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錢塘江潮唐·羅隱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復向平流。

狂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似有頭。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向陽候。

樟亭觀潮唐·宋昱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雷震雲霓裏,山飛霜雪中。

激流高失岸,吹嘮上侵空。翕辟乾刊異,盈虛日月同。

艅艎從陸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噴巖翠,翻波帶景紅。

怒湍初抵北,卻浪復歸東。寂聽堪增勇,晴看自發蒙。

伍生傳或謬,枚叟說難工。來信應無己,申威亦匪窮。

沖騰如決勝,回合似相攻。委質任平視,誰能測始終。

錢江借取築錢城五代·錢繆天分浙水應東溟,日夜波濤不暫停。千尺巨堤沖欲裂,萬人力禦勢須平。

吳都地窄兵師廣,羅剎名高海眾獰。為報龍王及水府,錢江借取築錢城。

觀潮宋·齊唐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驅海若走馮夷。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滄浪鼎沸時。

初似長平萬瓦震,忽如員嶠六螯移。直應待得澄如練,會有安流往濟時。

酒泉子·長憶觀潮宋·潘閬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和運使舍人觀潮宋·範仲淹何處潮偏盛,錢塘無與儔。

誰能問天意,獨此見濤頭。海浦吞來盡,江城打欲浮。

勢雄驅島嶼,聲怒戰貔貅。萬疊雲才起,千尋練不收。

長風方破浪,壹氣自橫秋。高岸驚先裂,群源怯倒流。

騰淩大鯤化,浩蕩六螯遊。北客觀猶懼,吳兒弄弗憂。

子胥忠義者,無覆巨川舟。把酒問東溟,潮從何代生?寧非天吐納,長逐月虧盈。

暴怒中秋勢,雄豪半夜聲。堂堂雲陣合,屹屹雪中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巨防連地震,群楫望風迎。

湧若跤龍鬥,奔如雪雹驚。來知千古信,回見百川平。

破浪功難敵,驅山力可並。伍胥神不泯,憑此發威名。

紹聖二年八月十八日觀潮浙江亭宋·米芾怒勢豪聲迸海門,州人偉是子胥魂。天排雲陣千雷震,地卷銀山萬馬奔。

高與月輪參朔望,信如壺漏報朝昏。吳爭越戰成何事,壹曲漁歌過遠村。

錢塘晚望宋·謝翺錢塘江上夜潮過,秋盡寒煙白露多。吳越青山明月裹,舟人各唱異鄉歌。

十八日觀潮宋·陳師道壹年壯觀盡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海浪肯隨山俯仰,風帆常***客飄飄。

催試官考較戲作宋·蘇軾八月十五夜,月色隨處好。不擇茅檐與市樓,況我官居似蓬島。

風味堂前野桔香,劍潭橋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鯤鵬水擊三千裏,組練長驅十萬夫。紅旗青蓋互明滅,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景此行那兩得。願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宋·辛棄疾望飛來、半空鷗鷺,須臾動地鼙鼓。截江組練驅山去,鏖戰未收貔虎。

朝又暮。悄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

風波平步。看紅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

憑誰向,萬裏長鯨吞吐。人間兒戲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馬素車東去。堪恨處:人道是,屬鏤怨憤終千古。

功名自誤。謾教得陶朱,五湖西子,壹舸弄煙雨。

觀潮送劉監至江上作宋·陸遊江平無風面如鏡,日午樓船帆影正。忽看千尺湧濤頭,頗動老子乘桴興。

濤頭洶洶雪山傾,江流卻作鏡面平。向來壯觀雖壹快,不如帆影青山行。

嗟余往來不知數,慣見買符官發渡。雲根小築幸可歸,勿為浮名老行路。

酹江月·浙江亭觀濤應制宋·吳琚玉虹遙掛,望青山隱隱,細如壹抹。忽覺天風吹海立,好似春霆初發。

白馬淩空,瓊鰲駕水,日夜朝天闕。飛龍舞鳳,郁蔥環拱吳越。

此景天下應無,東南形勝,偉觀真奇絕。好似吳兒飛彩幟,鷲起壹江秋雪。

黃屋天臨,水屏雲擁。看擊中流楫。

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錢塘觀潮元·仇遠壹痕初見海門生,頃刻長驅作怒聲。

萬馬突圍天鼓碎,六鰲翻背雪山傾。遠朝魏闕心猶在,直上嚴灘勢始平。

寄語吳兒休踏浪,天吳罔象正縱橫。海上紀事明·朱淑貞颶風拔木浪如山,振蕩乾坤頃刻間。

臨海人家千萬戶,漂流不見壹人還。八月望日登江樓觀潮元·錢惟善白馬濤頭駕素車,至今猶是詫靈胥。

千年元氣淋漓後,八月長風震蕩初。顧兔盈虛端不爽,神龍變化竟何如。

須臾落日明江練,東逝滔滔泄尾閭。滿江紅·錢塘觀潮清·曹溶浪湧蓬萊,高飛撼、宋家宮闕。

誰蕩激,靈胥壹怒,惹冠沖發。點點征帆都卸了,海門急鼓聲初發。

似萬群風馬驟銀鞍,爭超越。江妃笑,堆成雪;鮫人舞,圓如月。

正危樓湍轉,晚來愁絕。城上吳山遮不住,亂濤穿到嚴灘歇。

是英雄末。

6.描寫“觀潮”的詩句有哪些

1. 《觀潮》

宋代

作者: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雲“海湧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壹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誇能。

江幹上下十余裏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

2. 《杭州觀潮》

唐代

作者:姚合

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勢連滄海闊,色比白雲深;

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

鳥懼多遙過,龍驚不敢吟。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

3. 《十七日觀潮》

宋代

作者:陳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

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沈急浪中;

4. 《瑞鷓鴣·觀潮》

宋代

作者:蘇軾

碧山影裏小紅旗。儂是江南踏浪兒。拍手欲嘲山簡醉,齊聲爭唱浪婆詞。

西興渡口帆初落,漁浦山頭日未欹。儂欲送潮歌底曲?尊前還唱使君詩。

5.《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

宋代

作者: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註,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兒戲笑夫差。謾水犀強弩,壹戰魚蝦。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雷驅電熾雄誇。似雲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俗眼但驚嗟。試望中仿佛,三島煙霞。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6.《念奴嬌(次韻樓友觀潮)》

宋代

作者:史浩

銀塘江上,展鮫綃初見,長天壹色。風拭菱花光照眼,誰許紅塵輕積。轉盼馮夷,奔雲起電,兩岸驚濤拍。振空破地,水龍爭噴吟笛。

客有步屟江幹,胸吞奇觀,寄英詞元白。素壁淋浪翻醉墨,飄灑神仙蹤跡。好待波勻。橫飛小艇,快引香碧。煙消月出,不眠拼了通夕。

7.《酒泉子·長憶觀潮》

宋代

作者: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8.

《沁園春·觀潮》

清代

作者:吳偉業

八月奔濤,千尺崔嵬,砉然欲驚。似靈妃顧笑,神魚進舞;馮夷擊鼓,白馬來迎。伍相鴟夷,錢王羽箭,怒氣強於十萬兵。崢嶸甚,訝雪山中斷,銀漢西傾。

孤舟鐵笛風清,待萬裏乘槎問客星。嘆鯨鯢未剪,戈船滿岸;蟾蜍正吐,歌管傾城。狎浪兒童,橫江士女,笑指漁翁壹葉輕。誰知道,是觀潮枚叟,論水莊生。

9.《浪淘沙(觀潮作)》

宋代

作者:曾覿

壹線海門來。雪噴雲開。昆山移玉下瑤臺。卷地西風吹不斷,直到蓬萊。

羯鼓噪春雷。鼉舞蛟回。歌樓鼓吹夕陽催。今古清愁流不盡,都壹樽罍。

10.《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唐代

作者:孟浩然

八月觀潮罷,

三江越海潯;

回瞻魏闕路,

空復子牟心;

觀潮

拼音:guān cháo

出處:

《觀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經典作品,節選自《武林舊事》第三卷。本文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將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織在壹起,用十分精練的筆墨,分四段描繪出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的英姿颯爽和觀潮人群的驚嘆不已,使讀者身歷其境。

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贊美了錢塘江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通過描寫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以及觀潮的盛況,自然美、人情美交織在壹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贊美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7.與觀潮有關的詩句

杭州觀潮

作者:姚合唐代

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勢連滄海闊,色比白雲深。

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

鳥懼多遙過,龍驚不敢吟。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連古道,洲漲踣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

七絕·觀潮毛澤東

千裏波濤滾滾來,

雪花飛向釣魚臺。

人山紛贊陣容闊,

鐵馬從容殺敵回。

8.與觀潮有關的詩詞

《酒泉子》(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潘閬(?~1009),字夢空,壹說字逍遙,又說自號“逍遙子”。

大名(今屬河北)人,壹說是揚州(今屬江蘇)人 柳永《望海潮》賞析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賞析壹 這首詞壹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

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壹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

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

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壹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

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

“煙柳畫橋”,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參差十萬人家”壹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

“參差”為大約之義。“雲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雲霧壹般。

壹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蕩。

“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裏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

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壹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

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並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瑯滿目,暗寫商人比誇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壹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沈,圓若寶鏡,至於宋初已十分秀麗。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裏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

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這裏以工整的壹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裏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

著壹“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壹幅國泰民安的遊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遊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壹派暄赫聲勢。

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令人看到壹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於山水之間。“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

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誇示於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壹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於《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

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

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誇張的語氣,有助於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賞析二 《望海潮》這壹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於杭州是觀潮勝地。

錢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生活富足。在這首詞裏,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

“東南”,就方向言;“三吳”,就地點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間浩瀚、面積廣大,給人以開闊之感,引起人的閱讀期待:是何處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下句緊接著作了回答:“錢塘自古繁華。”

“自古”突出了杭州歷史悠久,繁華富庶。 接下來,詞人如數家珍般壹壹細數杭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

以下三句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遠望去,垂柳含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