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投筆意象的詩句

關於投筆意象的詩句

1.含有投筆的古詩句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祖詠《望薊門》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魏征《出關》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鞍。——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王粲暫投筆,呂虔初佩刀。——杜牧《送蘇協律從事振武》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

懷鉛慚後進,投筆願前驅。——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劉希夷《從軍行》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張說《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狂來紙盡勢不盡,投筆抗聲連叫呼。——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錢起《送崔校書從軍》

2.含有投筆的古詩句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祖詠《望薊門》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魏征《出關》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鞍。

——杜甫《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王粲暫投筆,呂虔初佩刀。——杜牧《送蘇協律從事振武》 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

——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 懷鉛慚後進,投筆願前驅。——駱賓王《久戍邊城有懷京邑》 平生懷伏劍,慷慨既投筆。

——劉希夷《從軍行》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張說《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狂來紙盡勢不盡,投筆抗聲連叫呼。

——魯收《懷素上人草書歌》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錢起《送崔校書從軍》。

3.關於意象的古詩

1、月亮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釋義:

這年的時光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盡的春江之水滾滾東流。

2、冰雪

《念奴嬌·過洞庭》宋代: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壹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壹葉。素月分輝,明河***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著;玉界 壹作:玉鑒)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滄浪 壹作:滄冥;嶺表 壹作:嶺海)

釋義:

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浩瀚無邊,在這中秋將至的時節,更是沒有壹點風勢。秋月下浩浩湯湯、壹碧萬頃的湖水,載著我壹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壹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這種美妙的體驗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感懷這壹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於嶺海之間,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純潔。而此刻的我,身著單薄衣衫,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渺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鬥星做成的酒勺中,請天地萬象統統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3、柳樹

《送別詩》隋代:佚名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釋義:

楊柳青青,枝葉垂到了地上。楊花漫漫,在空中紛亂地飛舞。送別的時候眼裏的柳條折盡,楊花飛絕。請問遠行的人什麽時候回來呢?

4、長亭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連短亭 壹作:更短亭)

釋義:

遠處舒展的樹林之上暮煙籠罩壹片迷蒙,仍是壹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夜色彌漫進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飛翔。哪裏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長亭連著短亭。

5、鴻雁

《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長山 壹作 長水)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465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釋義:

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壹遍又壹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淒清。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後囑咐姐妹,妳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4.求10個意象和關於這10個意象的詩句

1菊花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壹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 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範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 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裏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壹種人格的寫照。

2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壹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壹朵 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3松 松樹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

李白《贈書侍禦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壹向諂媚權貴,李 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壹個正直的人。

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樣堅貞, 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

4蓮: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 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裏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壹個女子對 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 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壹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5梧桐: 梧桐則是淒涼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寫的是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淒涼寂寞的深宮裏,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

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 托了壹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壹聲梧葉壹聲秋,壹點芭蕉壹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 蕉寫盡愁思。其他如“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等。

6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 的象征了。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子規鳥即杜鵑 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 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淒斷,杜鵑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裏雪白的梨花上,杜鵑鳥在淒厲地鳴叫 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淒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淒涼或思歸的情 思。 7鷓鴣鳥: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裏也有特定的內蘊。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壹種鳥。

8寒蟬: 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壹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

如唐人駱 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

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 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淒淒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壹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

“寒蟬 鳴我側”(三國人曹植《贈白馬王彪》)等詩句也表達這樣的情思。另外,“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在這首 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9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10哀鴻: 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zhěn,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寫的就是人民痛苦流離的 生活。

“哀鴻”壹語出自《詩?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

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 ,流民。

5.帶有意象的詩句大全

1、月。①表達思鄉、思親念友之情,暗寓羈旅情懷,寂寞孤獨之感。例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②歷史的見證今昔滄桑感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石頭城》③冷寂、淒清的感覺(多用殘月來表達)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雨霖鈴》(柳永)④清新感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維)

2、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習。古詩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 遊子思鄉之情。例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3、梅、松、竹、蘭及若幹香草。用來托物詠懷,表達高潔的內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或自比自喻,以物自況,暗寓詩人自己具有的高尚人格。例如:陸遊的《蔔算子?詠梅》,屈原的《離騷》。

4、桃、菊。隱士情懷,不落風塵,超脫凡俗。例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5、子規、杜鵑、鷓鴣。、思念故國之情。表達思鄉例句:楊花落盡子規啼。/但聞子規啼月夜,十裏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6、舟。小舟、輕舟表達輕松、隨意、自由之情。例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7、春。古詩中的意象很豐富。初春、新春表贊美自然新的生命力。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暮春表傷春之情,暗寓春光雖美卻易逝,感嘆人生韶華易逝或國運不濟的也不少。

8、秋。古詩中秋的意象常表現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華即逝、前途渺茫,國運即衰。例句: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6.古詩詞中的意象```

古詩詞中常見意象

1、投筆:《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裏,憔悴老邊州。

2、長城:《南史 檀道濟傳》,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裏長城!”後來就用“萬裏長城”指守邊的將領。如陸遊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如: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1)、具體分析, 為何說“黃沙百戰穿金甲”壹句富於概括力?

(2)、此詩壹、二句寫景對表現戍邊將士的胸懷有什麽作用?

閱讀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後面的問題。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苗中聞折柳, 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 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 直為斬樓蘭。

註: 折柳: 即 “折楊柳”, 古樂曲名, 多為傷春悲離之辭。

本詩抒發了什麽情感?請任選壹聯或壹個角度, 談談本詩語言或表這技巧上的妙處。

4、折腰:《宋書 隱逸傳》載,陶淵明曾作彭澤縣令,因不肯“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而棄官歸隱。“折腰”意為躬身拜揖,後來喻指屈身事人,而詩人常反其義用之。如李白《夢遊天姥嶺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化碧:《莊子外物》載,萇弘是周朝的賢臣,無辜獲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殺後,當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來,三年後血變成了碧玉。後來人們就常用“化碧”形容剛直中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6、鴻雁:《漢書 蘇武傳》,匈奴單於欺騙漢使,陳蘇武已死,而漢使者故意說漢天子打獵時射下壹只北方飛來的鴻雁,腳上拴著帛書,是蘇武寫的。單於只好放了蘇武。後來就用“紅雁”“雁書”、“雁足”、“魚雁”等指書信、音訊。如晏殊《清貧樂》:“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紅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7、尺素: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尺素”就用作書信的代稱。如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索,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8、青鸞:《仙海經》載,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讓壹只青鸞報信。後人便用“青鸞”“青鳥”借指傳遞書信的人。如李商隱《無題》:“彭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9、雙鯉: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來“雙鯉”就用作書信的代稱。如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蒿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壹紙書。”

10、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後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閱讀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回答問題:

7.古詩詞常見意象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ningmengchaqaz

古詩中常見的意象1、植物類2、動物類3、樂器類4、自然類5、場所類1、植物類(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蘭花、菊花、牡丹、桃花、揚花。1、芳草:(1)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樂府詩: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2)表現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2、蓮: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3、梅花:潔、不屈不撓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遊《蔔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4、松柏:象征孤直頑強、堅貞不屈。《論語》:“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5、竹:蒼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撓。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句,表現了柳永對戀人的懷念。(2)於檐前屋後,常作故鄉的象征。”壹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抒發了許渾對故鄉的無限牽掛。(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

8.意象的詩句

關於意象的理解 什麽是意象?簡單地理解:就是喻意之象,是借用客觀物象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壹種創作手段;這個屬於中國詩學和美學的專用名詞,兩 個字含蓋的也是兩方面的內容。

即“意”與“象”。意,即:立意,是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象,即:取象,是作者特意選取的用來“煽情”的“道具”。

這些“道具”都是壹個壹個十分具體的客觀形象。 (關於意象壹詞的文本解釋:它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審美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物化或固化後的壹種藝術形象;是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和統壹;是融入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借客觀物象表現主觀情意;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也是審美創造結晶,及情感意念載體;是生活的外在景象與詩人的內在情思的統壹;是詩人感情外化的壹種表現形式;是有特殊或深刻意義的形象。)

籠統地說,意象是思想情感與具體物象的完美結合。而“意”處於主導地位,“意”決定了“象”,“象”反映了“意”;意源於內心並借助象為依托來表達。

意在象中若隱若現,又仿佛呼之欲出,象卻似有心似無意的壹勾壹畫壹點壹染,卻為意而增彩而綻放。所謂“意的暗示,象的契合”就是這個道理。

意象作為主體與客體、心與物、意與象的有機融匯與統壹,學者們從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美學、創作與鑒賞學等的層面,都可以為意象組建成壹支繁復龐雜的系統。比如:構成意象的物象、表象、心象、語象等,細述起 來就非常的復雜了。

不過在此可以重點說說“物象”這個概念,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和大自然的廣泛接觸中,最直觀最先入為主的就是“物象”,它可以說是組建成作品意象的地基。 我們已經知道:“象”是客觀之“象”,即景象、物象、事象。

原指具體事物的形象或景象。“象”是具體可感的客觀事物。

那麽”物象”便是”象”的壹個重要成份。 物象是客觀存在的各種人、物、景的具體形象及其發展變化的狀態,或各種社會生活的形態。

它是作家、藝術家觀察的對象,是構成藝術形象的基礎。物象有兩個層面的意思,壹是客觀的自然存在物象,它是客觀的,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生變化。

比如說杜甫的名詩“春望”寫戰亂國破時的愴涼場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其中的“花”與“鳥”便是自然景物,花開花落,鳥宿鳥飛都有著它們各自的生長規律和生活習性,本來是不會因人的情緒變化而有何感應變化的;二是“意象”中之物象,是藝術家註目、發現的能夠表達“意念”而選擇的相應的純自然事物。是作者在作品裏借助語言形式表現的客觀物質和人文的類存在物,由具體名物構成。

那麽同樣是以杜甫這句詩為例,由於這“花”與“鳥”都被作者選用入詩,成為了作者為達意而取之象,那麽這“花”就不再是原先生長在土壤中的花兒,“鳥”自然也不再是單純意義中林野之間的鳥兒了,它們被作者賦予了思想和情感,由於具備了“:人性”,即人的心理和情商,所以,花兒會因傷感憂思而淚灑如雨,鳥兒也因離愁別恨而心膽俱裂。其實弦外之音,是作者內心因充滿了沈痛憂慮才看花瓣落而潸然淚濺,聞鳥悲啼而心愈驚懼。

物象在意象成分中是意象的物質外殼,是主觀內容的載體。它是客觀現實的、形象的、鮮明的,將為展開聯想和發輔丹滇柑鄄紡殿屍東建揮想象創設了巨大的空間。

在詩文創作中,離不開模寫物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寫。“心境萬物生”,作者的感情活動不可能抽象地進行,必須“神與物遊”,附麗於物。

藝術家根據壹定的標準,對自然物象進行選擇和取舍,找尋思想情感的依附物,從而確立“意象”中之物象。物象的獲得,不是憑空虛構的,憑空虛構,是創作不出生動具體的物象的。

生活,是獲取物象的源泉。 當然,很多作品中,意象並非都是思想情感與具體物象的完美結合。

“意”與“象”並非絕對的統壹,有時意象重心在“象”,此時意象在文學本文中呈現為物象,特指由具體名顯的景物事物構成的純意象作品,稱為”立象盡意”.如:王昌齡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這便是壹首物象詩,壹***雜合了六種景物,即:黃鸝翠柳 白鷺 青天 積雪和泊船,卻活潑而生動地把壹幅欣喜盎然的早春圖勾畫在我們面前; 有時意象重心在“意”,又分為兩種情況。壹是意象在文學本文中呈現為“語象”(表情達意時的點綴式意象作品);我姑且將其稱為”點 象盡意”.如:劉禹錫的“秋日”詩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這首詩從壹開篇到末尾,除了第三句用了壹個自然物象,即“排雲上”的“壹鶴”之外,其它三句全是直抒作者情思,看似單壹的物象描繪,卻更加突顯了作者的豪邁灑脫。

同樣起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另壹種以“意”為重心的情況,在眾多的文學鑒賞中被稱為“直言其意”或“直抒胸臆 ”其實這種說法是偏頗的,本身就是意象概念的含混。

就算作品中沒有直接的事景物象的描寫或點綴,但就作品此時呈現出來的“事象”而言,(事象即事件,事物,事理所表現出來的形象)它本就是“象”的壹種,怎能就被看。

9.請解釋以下詞語在中國古詩中的象征意義尺素,投筆,樓蘭,化

尺素:書信投筆:棄文從軍 班超 典樓蘭:西域 古國名借代化碧:喻忠心 萇宏典 《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柳枝:送別 古詩〈折楊柳〉:“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柳,留也.長城:中國或中原、關內折腰:效力鴻雁:書信 古人傳書多用鴻雁青鸞:喻愛情 神話中僅次於鳳凰的鳥,為愛情而生長亭:送別之地 雕蟲:小技 李賀詩“尋章摘句老雕蟲.”杜鵑:望帝死後化為杜鵑,哀鳴,喻亡國之恨.黍離:詩經〈黍離〉桑榆:日落之地,喻老年.杜康:酒紅豆:相思雞黍: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