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心寧靜的古詩句 1.內心寧靜的詩句
王維的詩可以讀壹下,他把“見性”觀念有機的融入詩的情境之中,表現物我壹如的境界.《鹿柴》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森林, 復照青苔上. 沒有人跡,沒有人語聲,沒有日光,只有反照的光彩,從而表現了日暮山林的壹片空寂.這首詩寫得是空曠、暗淡的景物.卻給人“淡而愈濃、近而愈遠”的印象,就是因為其中表現的心境值得品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表現上的主要特點是以動寫靜,所有的意象都表現“空山”是如何的超離塵囂.所以壹幅清新生動的山中晚景,反照出壹個“空”字.《山居秋暝》中的“空山”顯然不是空無所有的山,而是心靈的感受.這種感受顯示出內心的空寂清靜. 《輞川集》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初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在這裏,動乃靜,靜乃動;實卻虛,色即空.本體是超越他們的,他們合為壹體.這便是在“動”中得到“靜”,在實景中得到虛景,在紛繁現象中獲得本體,在瞬間的直感中得到永恒.花開花落,鳥鳴春澗,然而就在這對自然的片刻頓悟中,妳卻感到了不朽的存在.。
2.關於保持內心寧靜 遠離喧囂的古詩 愈多愈好
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諸葛亮的《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飲酒》組詩第壹首: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壹觴酒,日夕歡相持。
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其實壹般田園詩人寫的都是這種類型的詩,田園詩人有陶淵明,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裴迪,祖詠等
3.形容平靜的詩句有哪些
1、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3、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4、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5、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7、奇文***觀賞,疑義相與析。
8、壹片寒葉,伴著秋風落入水池,泛起點點漣漪,歸於平靜。
9、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0、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11、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12、散發乘夏涼,蔭下臥閑敞。
13、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14、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
15、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16、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7、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18、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9、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4.關於“保持內心寧靜, 遠離喧囂”的古詩有哪些
1. 《飲酒·其五》
魏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 《獨坐敬亭山》
唐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3. 《歸園田居·其三》
魏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4. 《漁父》
清 納蘭性德
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蘆花短笛中。
5. 《歸園田居·其二》
魏晉 陶淵明
野外罕人事, 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 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人, 披草***來往。
相見無雜言, 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 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 零落同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