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是針對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贈詩,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逗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地壹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將前兩句的沈郁轉而為豪放,這壹句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勉,意指雖然我壹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誌消沈,而是以樂觀豁達的心態泰然處之。全詩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作者在這首詩歌中抒發了哪些情感詩歌的思想內容
常見情感:憂愁、惆悵、孤獨、寂寞、傷感、煩悶、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持節操等。
(壹)邊塞詩(建功報國類)
唐詩多為:
1.邊塞的山川景物和風土人情;
2.從軍邊塞、殺敵報國的意誌;
3.描繪將士英勇無畏、昂揚勃發的精神狀態;
4.謳歌邊塞將士不畏辛勞、保衛邊陲的戰鬥精神;
5.建功立業的渴望和保家衛國的豪情;
6.將士久戍的鄉愁和閨中妻子的離恨;
7.將士和親人相互思念的深沈情感;
8.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的慘烈;
9.諷刺並勸諫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
10.對腐敗無能的將領的憤怒和對士兵痛苦生活的同情;
11.盼望愛兵如子、英勇善戰的將領出現。
宋詞常有:
1.山河淪喪的痛苦和歸家無望的哀痛;
2.壯誌難酬的怨憤和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3.對統治者茍且偷安不思收復失地的痛苦;
4.對投降派、主和派及小人當道的憤懣;5.對異族統治下人民流離失所、痛苦生活的同情。
風格多為:悲涼慷慨、雄渾豪放、奔騰俊偉等。
(二)憂國傷時類(與上壹類多有重復)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離亂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5.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6.揭露統治者的橫征暴斂。
(三)送別詩
1.直接抒寫離別之情(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坦陳心誌的告白,前途艱辛的擔憂;
2.重在勸勉、鼓勵、安慰
3.藉以壹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誌。
送別詩中常用的意象:長亭、楊柳、夕陽、酒、秋等 。
(四)山水田園詩
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1.描寫自然風光;
2.農村景物;
3.閑適、恬淡的隱居生活。
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田園詩風格為恬淡寧謐,山水詩風格為清新優美。
(五)詠物詩
內容上以某壹物為描寫物件,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誌。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六)思鄉懷人類詩歌
1.羈旅愁思;
2.思念親友;
3.征人思鄉;
4.閨中懷人。
寫作上:
1觸景傷情;
2.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
3.托物傳情(月、雁、笛、柳);
4.因夢寄情;
5.妙喻傳情。
(七)詠史懷古詩
1.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壹起,感慨個人遭遇(懷才不遇),或抨擊社會現實;
2.對歷史、功名利祿、繁華富貴等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
3.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
(八)思婦閨情詩
1.抒發別離苦情;
2.描寫美人遲暮;
3.寄寓人生感慨。
(九)即景(或即事)抒懷類詩歌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2.昔勝今衰的感慨;
3.借古諷今的情懷;
4.青春易逝的傷感;
5.仕途失意的苦悶;
6.告慰平生的喜悅;
7.年華消逝、壯誌難酬的悲嘆
8.記夢悼亡,遺世遊仙。
爸爸的老師這首詩歌的作者任溶溶還寫了哪些作品譯著有《安徒生童話全集》、《彼得·潘》、《小飛人》等;著有童話集《“沒頭腦”和“不高興”》、兒童詩集《小孩子懂大事情》。
妳讀過哪些書?妳從書上結識了哪些朋友想妳印象最深的我讀過小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朋友就是書裏面的小王子,
小王子十分聰明,十分可愛,他來自別的星球,給我印象很深刻。
讀完這首詩,妳想到了哪些贊美母親的詩歌呢?請寫出來。1、《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墨萱圖》元王冕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3、《歲末到家》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讀完了鬥笠這首詩,妳會想起哪些詩歌?快快快!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讀完這首詩,妳想到了哪些贊美母親的詩歌歌呢?請寫出來。《遊子吟》《紙船》
用完這首詩的作者還寫了哪些關於蘭花的詩孤蘭生幽園,眾草***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飲 酒(陶淵明)作者在這首詩歌中抒發了哪些情感?遠離世俗,熱愛田園生活。保持自己高潔操守。
1山中訪友讀課文說說作者都拜訪了哪些朋友?作者拜訪的“朋友”原來是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落花、落葉等壹切自然界的朋友。
課文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文章主要內容的體現,作者以“山中訪友”為題目是運用擬人的手法,將自然界的壹切都稱之為朋友,這樣寫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