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蜀相》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翻譯 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裏尋找?錦城官外翠柏長得郁郁蒼蒼。
碧草映照石階自有壹片春色,黃鸝在密葉間空有美妙歌聲。當年先主屢次向您求教大計,輔佐先主開國扶助後主繼業。
可惜您卻出師征戰病死軍中,嘗使古今英雄感慨淚濕衣襟。3、表達情感 此詩借遊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詩中既有尊蜀正統的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裏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自然緊湊。
前兩聯記行寫景,灑灑脫脫;後兩聯議事論人,忽變沈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尋找瞻仰到追述回顧,由感嘆緬懷到淚流滿襟,頓挫豪邁,幾度層折。
全詩所懷者大,所感者深,雄渾悲壯,沈郁頓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二、《八陣圖》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2、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3、表達情感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壹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
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壹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壹格。
三、《詠懷古跡》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2、翻譯 劉備出兵伐吳就駐紮在三峽,無奈戰敗歸來去世在永安宮。昔日翠旗飄揚空山浩浩蕩蕩,永安宮湮滅在這荒郊野廟中。
古廟裏杉松樹上水鶴做了巢,每逢節令仍舉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廟就在先王廟臨近,君臣***同享受著禮儀和祭禮。
3、表達情感 詩人稱頌了三國時劉備和諸葛亮君臣壹體的親密關系,抒發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負難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對劉備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遺跡之流澤。
詩歌先敘劉備進襲東吳失敗而卒於永安宮,繼嘆劉備的復漢大業壹蹶不振,當年的翠旗行帳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覓得蹤跡,玉殿虛無縹緲,松杉棲息水鶴。歌頌了劉備的生前事業,嘆惋大業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間的荒涼景象。
最後贊劉備諸葛亮君臣壹體,千百年受人祭祀,表達了無限敬意,發抒了無限感慨。此詩通過先主廟和武侯祠鄰近的描寫,進而贊頌劉備、諸葛亮君臣際遇、同心壹體,含有作者自己論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抱負不能施展的感慨。
在藝術描寫上和前幾首又有所不同。全詩平淡自然,寫景狀物形象明朗,以詠古跡為主而隱含詠懷。
四、《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作者:唐代李白1、原句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2、翻譯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龍爭虎鬥。
爭王圖霸之業未立,各自割據稱雄。劉備像漢光武壹樣壹挽漢朝之頹運,得到了孔明這條“臥龍”的輔佐。
諸葛亮在南陽之時,親自躬耕於隴畝之中。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臥龍崗茅廬,如魚之得水,叱咤風雲於天下。
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劉備立國,其淩雲攻誌,直吞鹹京。諸葛亮未顯達之時,是誰對他最為贊許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我也是壹個布衣之士,胸懷報國憂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這樣的朋友,華發之際同衰***榮。
我們都是寄意於經國濟民,結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讓我們的友誼像管仲和樂毅壹樣在歷史上千載傳名。
五、諸葛武侯 作者:宋代:王安石1、原句 慟哭楊顒為壹言,余風今日更誰傳。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2、翻譯 譯文:仰慕英賢怎奈天妒傷心亦挽不回,高風亮節鞠躬盡瘁至斯的精神還有誰堪被贊譽。小小壹個劉蜀怎麽能與吳魏兩個政權同在?若非真誠虛心怎能得此大才輔佐。
2.關於描寫諸葛亮的詩句襄陽城西二十裏,壹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裏;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裏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壹聲長嘯安天下。
壹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滅楚入鹹陽,二百年前幾斷絕。 大哉光武興洛陽,傳至桓靈又崩裂;獻帝遷都幸許昌,紛紛四海生豪傑:。
3.寫關於諸葛亮的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襄陽城西二十裏,壹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裏;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裏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回,壹聲長嘯安天下。
壹天風雪訪賢良,不遇空回意感傷。凍合溪橋山石滑,寒侵鞍馬路途長。
當頭片片梨花落,撲面紛紛柳絮狂。回首停鞭遙望處,爛銀堆滿臥龍岡。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碭白蛇夜流血;平秦滅楚入鹹陽,二百年前幾斷絕。
大哉光武興洛陽,傳至桓靈又崩裂;獻帝遷都幸許昌,紛紛四海生豪傑.
4.有關諸葛亮的詩句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 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誌決身殲軍務勞
王安石:
《諸葛亮詩》
區區庸蜀文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陸遊
《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
投宿漁梁溪繞屋,五更聽雨擁篝爐。少時談舌坐生風,管葛奇才自許同……酒醒頓覺狂堪笑,睡起方知夢本空。它日故人能憶我,葛仙磯畔覓漁翁。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
“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
“壯氣河潼外,雄名管樂間”(《感舊》)
“出師壹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千秋有管葛,看鏡汗吾顏”(《晝臥》)
“登堂骨高遺像,千載愧吾顏”(《感舊》)。
5.描寫諸葛亮的詩詞1、《隆中對》魏晉:陳壽 原文節選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羽、飛乃止。譯文 劉備說:“好!”從此與諸葛亮的關系壹天天親密起來。
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壹樣。希望妳們不要再說什麽了。”
關羽、張飛於是不再說什麽了。2、《項脊軒誌》明代:歸有光 原文節選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
方二人之昧昧於壹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譯文 項脊生說:巴蜀地方有個名叫清的寡婦,她繼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礦,采礦獲利為天下第壹,後來秦始皇築”女懷清臺”紀念她。
劉備與曹操爭奪天下,諸葛亮出身隴中由務農出而建立勛業。當這兩個人還待在不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時,世人又怎麽能知道他們呢?我今天居住在這破舊的小屋裏,卻自得其樂,以為有奇景異致。
如果有知道我這種境遇的人,恐怕會把我看作目光短淺的井底之蛙吧!3、《與山巨源絕交書》魏晉:嵇康 原文節選 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節也;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見直木不可以為輪,曲木不可以為桷,蓋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故四民有業,各以得誌為樂,唯達者為能通之,此足下度內耳。
不可自見好章甫,強越人以文冕也;己嗜臭腐,養鴛雛以死鼠也。吾頃學養生之術,方外榮華,去滋味,遊心於寂寞,以無為為貴。
縱無九患,尚不顧足下所好者。又有心悶疾,頃轉增篤,私意自試,不能堪其所不樂。
自蔔已審,若道盡途窮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於溝壑也。
譯文 人與人之間相互成為好朋友,重要的是要了解彼此天生的本性,然後成全他。夏禹不強迫伯成子高出來做官,是為了成全他的節操;孔子不向子夏借傘,是為了掩飾子夏的缺點;近時諸葛亮不逼迫徐庶投奔蜀漢,華歆不硬要管寧接受卿相的位子,以上這些人才可以說始終如壹,是真正相互了解的好朋友。
您看直木不可以做車輪,曲木不能夠當椽子,這是因為人們不想委屈它們原來的本性,而讓它們各得其所。所以士、農、工、商都各有自己的專業,都能以達到自己的誌向為快樂,這壹點只有通達的人才能理解,它應該是在您意料之中的。
不能夠因為自己喜愛華麗的帽子,而勉強越地的人也要去戴它;自己嗜好腐爛發臭的食物,而把死了的老鼠來餵養鴛雛。我近來正在學習養生的方法,正疏遠榮華,摒棄美味,心情安靜恬淡,追求“無為”的最高境界。
即使沒有上面所說的“九患”,我尚且不屑壹顧您所愛好的那些東西。我有心悶的毛病,近來又加重了,自己設想,是不能忍受所不樂意的事的。
我已經考慮明確,如果無路可走也就算了。您不要來委屈我,使我陷於走投無路的絕境。
4、《閣夜》唐代: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譯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時間就越來越短;漫天的雪在這個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時,當地的駐軍已開始活動起來,號角聲起伏悲壯;倒映在三峽水中的星影搖曳不定。
戰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哭聲響徹四野;漁人、樵夫們在好幾個地方唱起了民歌。像諸葛亮和公孫述這樣的歷史人物,無論是賢還是愚都終歸黃土;我眼前的這點寂寥又算得了什麽呢。
5、《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代:李白 原詩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譯文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龍爭虎鬥。
爭王圖霸之業未立,各自割據稱雄。劉備像漢光武壹樣壹挽漢朝之頹運,得到了孔明這條“臥龍”的輔佐。
諸葛亮在南陽之時,親自躬耕於隴畝之中。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臥龍崗茅廬,如魚之得水,叱咤風雲於天下。
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劉備立國,其淩雲攻誌,直吞鹹京。諸葛亮未顯達之時,是誰對他最為贊許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我也是壹個布衣之士,胸懷報國憂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這樣的朋友,華發之際同衰***榮。
我們都是寄意於經國濟民,結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讓我們的友誼像管仲和樂毅壹樣在歷史上千載傳名。
6.關於諸葛亮的詩詞出師壹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提起諸葛亮,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歷代的詩人和民間都有很多精彩的詩句和對聯來描述其不凡的業績。
過去有這樣壹幅對聯概觀諸葛亮平生業績,倒是非常傳神。也是歷來神化了的觀點。當時的上聯出來後,很久無人對出,幾成“絕對”,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人對出下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壹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遊三峽的時候逛白帝城,那有個托孤堂,裏面就有這樣的壹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劉備頭上纏著繃帶奄奄壹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小兒子,床的旁邊站列著諸葛亮和壹班大臣。當時的背景是劉備兵敗東吳,蜀國元氣大傷,行將就木的他擔心蜀國的未來和兒子們的安危,也怕孔明奪位,就故意試探說:“如果我的兒子不行的話,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實諸葛亮的壹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詩聖杜甫有壹首五絕描繪諸葛亮和此時情形很恰當: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前兩句極言諸葛亮之功名,後兩句所說兵敗東吳,遂成千古遺恨。此時,三國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國再也無所作為。只能修養生息,以待天時。
看三國每每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總覺得沈悶和傷感,特別是以弱小的蜀國去攻打強大的魏國實在是勉強而為。蜀中大將魏延幾次勸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沒有考慮,我雖然不懂兵法,可也覺得如果老是兵敗的話,應該考慮變換另壹種策略。
再看現代人的觀點:《武侯嘆》/徐文華
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初看此詩有點別扭,細細思考壹下,才發現它很新穎,歷來都把諸葛亮當作神壹樣的供奉,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實裏面有很多的歷史原因,過去的漢家正統和歷來尊劉貶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諸葛亮的傾向?!不用說三國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可是《武侯嘆》的作者卻很清醒,他提出的觀點讓我們眼睛壹亮。
其實諸葛亮的壹生何嘗不是帶點悲情色彩?過去的那種為主盡忠、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可以說在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體現。
真正憐惜諸葛亮的是杜甫,他還有兩首七律寫諸葛亮的,對其評價極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南宋大詩人陸遊也有詩句: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讓後人留下多少嘆息!假如諸葛亮跟從曹操,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也許那時的中國早就統壹了!
7.諸葛亮的詩詞諸葛亮 揮扇曾驅十萬師,當年客至醒來遲。
小喬弦斷夫相妒,陸遜石迷馬不馳。 只為成名天下頌,空籌先主霸壹時。
傳說蜀中不閉戶,何不息兵樂耕織。 諸葛亮 蜀國丞相在世時,壹心只為酬三顧。
收二川六出七擒,排八陣以效劉備。 點四十九盞明燈,拒魏於五帳原前。
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連天烽火漫無邊, 戰事綿延滿人間, 是該英雄出頭時, 豬羊變色任我顛。
楚河漢界戰國天, 愉亮情結非等閑, 也怨老天未眷顧, 是非總有清曉年。 加霜覆雪麻煩牽, 上無宮闕難成仙, 阿蒙今日非比昔, 扁擔欲撐半邊天。
壹木生子帶頭尖, ***謀天下劃二邊, 三分藍袍破家門, 只手遮天禍人間。 璩非自願惹禍添, 美人總是禍事連, 鳳凰於飛誰不漾, 悲泣暗夜今誰憐。
曾經滄海難為水, 仲夏之夜歡思誰, 銘記內心不再犯, 苦不堪言今昔非。 蔡若隱現乍瞞天, 仁人君子不再言, 堅苦卓絕痛思過, 錯綜復雜混亂顛。
郭言多語將情挫, 玉石俱焚誰無過, 玲瓏八面四方處, 禍端從此臨身迫。 媒妁之言莫盡信, 體無完膚憶猶新, 炒作子虛烏有事, 熱痊?。
政躬康泰隱蔽多, 治療傷痕亂屋厝, 亂塗亂說無斥責, 象牙塔內獨過活。 笑談人殤已無關, 看那月眉又是彎, 時光漸逝留不住, 事過境遷終將忘。
莫逆之交情變淡, 留瑩彼此相處歡, 記取恣意妄為錯, 憶舊難掩惡言殘 生逢亂世亦飄零,少違雙親復伶仃。 博覽群書觀大略,躬耕壟畝思蒼生。
草廬壹晤隆中對,天下三分親踐行。 絕代偉業垂千古,無邊風韻動後人。
草廬起臥龍,三分天下雄. 羽扇飛敵軍,綸巾系乾坤. 臨險扶危主,名成八陣圖. 五丈落孤星,忠義天下明。.。
8.描寫諸葛亮的句子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著超凡的政治遠見,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他的軍事才華更是不容置疑,從火燒新野到空城計再到赤壁大戰,無壹不體現著他的軍事頭腦。作為封建臣子,他忠君愛民,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面對蜀國危難的形勢,他上諫幼主,下伐韓賊,實為古代臣子的典範。諸葛亮雖不是文學家,但它的前後出師表感人肺腑,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不過,不能否認,諸葛亮在思想上仍然有壹定的封建性,存在壹定的愚忠思想,但是這不能影響他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諸葛亮是憂國憂民的千古壹相。
多了壹點妳自己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