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思鳶(1)偷繩的詩歌如下:
春風語燕潑堤翻,晚笛歸牛穩背眠。
此際不偷慈母線,明朝孤負放鳶天。
柳條搓(2)線絮(3)搓棉,
搓夠千尋(4)放紙鳶。
消得(5)春風多少力,
帶將(6)兒輩上青天。
詩歌註釋
1. 風鳶:或稱“紙鳶”。鳶:○粵[淵],[jyn1];○漢[yuān];老鷹。紙鳶上常畫老鷹,故名。嚴格來說,風箏和紙鳶還是有分別的。所謂“風箏”,是指它在空中能發生像箏弦的聲音;至於“紙鳶”,則為啞鳥,只飛不鳴。風箏是在紙鳶背上系上壹條弓弦,或在紙鳶頭部按壹個風笛,當紙升空以後,強風通過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顫動,就會奏出嗚嗚的聲音。普通紙鳶是不會發出聲音的。不過,現在人們已不再將二者區分了。
2. 搓:○粵[磋], ;○漢[cuō]。兩個手掌反復摩擦,或把手掌放在別的東西上來回的揉。
3. 絮: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稱為“柳絮”,也稱“柳綿”。
4. 尋:古代的長度單位,以八尺為壹尋,千尋是極言其長。
5. 消得:消耗,耗費。
6. 帶將: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