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聲律啟蒙 五微之二 精讀講解

聲律啟蒙 五微之二 精讀講解

聲律啟蒙 五微 之二

寬對猛,是對非,

服美對乘肥。

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

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

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

漢致太平三尺劍,

周臻大定壹戎衣。

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

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韻詞:非 肥? 璣 依 稀 飛 衣? 歸

寬對猛,是對非。

寬在這並不是形容距離的寬窄,而是寬容的意思,猛就是嚴厲,猛烈。這裏的寬和猛,指代的是治理國家的政策應該,寬嚴適度,互相補充。

這句出自《左傳》,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意思是寬容的政令和嚴厲的政令,互相補充調劑,國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諧。

是對非

對的,和錯的,是看待問題,應有的是非標準。

服美乘肥,

服裝美麗,駕乘的馬匹肥壯。乘指駕車的馬,古時壹輛車配四匹馬,叫做“壹乘”。

珊瑚對玳瑁,錦繡對珠璣。

珊瑚和玳瑁都是產自海洋的珍寶,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來的外殼,寶石級的珊瑚,顏色鮮艷,美麗。

玳瑁指 玳瑁海龜的背甲,可制成眼鏡框或者飾品,兩者都是精美華麗的代表。

錦繡對珠璣

錦繡是色彩鮮艷,質地精美的刺繡,常用於比喻美好的事物,比如錦繡山河。

珠磯,指的是珠寶,與錦繡相連,也用於形容文章才氣,如錦繡文章,字字珠璣。

桃灼灼,柳依依。

這句出自詩經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與歸,宜其室家。

這是壹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這壹節的內容,大意是,桃花盛開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和順成家了。

柳依依,也出自詩經

《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這壹首是描寫周王朝征戰,之後,士兵回鄉時的壹首詩。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字面上桃紅對柳綠,桃花灼灼對楊柳依依。讀懂原文之後就能感受到,前壹首描寫姑娘出嫁,歡樂喜悅,美好之情溢於言表。

後壹首,士兵征戰運離家鄉,滿懷傷痛,思念愁苦難以宣泄。

綠暗對紅稀。

綠暗指的是晚春時節,就是春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樹木的葉子已經開始變深綠色了,看上去綠蔭濃郁幽暗。

紅稀,指紅花雕謝稀少,開花時節已經過去了。也可以形容,綠肥紅瘦,這都是晚春到初夏的景色。

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黃鶯和燕子成雙成對的歌唱飛舞。並語,是聚在壹起鳴叫的意思。

這兩句,來自唐代詩人杜牧,《為人題贈詩》中,綠樹鶯鶯舞,平江燕燕飛。這句許轉化來的。比喻春光美好。

漢致太平三尺劍。

周臻大定壹戎衣。

這裏又說到了兩個帝王的典故,漢致太平三尺劍。

說的是漢高祖劉邦的故事,傳說當年劍斬白蛇,舉行了大澤鄉起義,最後推翻了秦朝,他說,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意思說,他以布衣就是平民的身份,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這難道不是上天賜予的使命嗎?

周臻大定壹戎衣。

這句來自《尚書》。

壹戎衣,天下大定。

說的是周武王姬發,身著戎裝率八百諸侯,討伐殷紂王。牧野壹戰滅商國,建立了周朝。戎衣,就是身穿戰甲戰服的意思。三江之二裏,陣上倒戈辛紂戰。說的便是這個故事。

這裏用,漢高祖和周武王做了壹個對照,都是用人民武裝力量推翻了,前朝的殘暴統治,建立了壹代偉大王朝。

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

每個會寫詩的文人詩人,都對月亮都有不壹樣的感情。於是從古至今,對著月亮吟誦成的詩句,有千千萬萬。為皎潔的月色引出最美的詩句,卻又留不住月亮即將西沈的步伐,免不了愁緒萬千。

唐代,李白就有詩

《把酒問月》,

古人今人若流水,

***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常照金樽裏。

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這是文人雅客,珍惜春天的情懷。對即將歸去的晚春,比做自己的好友。端起送行的酒杯,酒杯裏盛滿的卻是,看著春天離去,滿心的遺憾。宋代黃庭堅,有詞提到:

《清平樂,晚春詞》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詩人們賞月吟詩成佳句,觀春光美景有好詞。如今看來,依會舊覺得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