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山城綠洲的詩句(關於綠洲的詩句)

關於山城綠洲的詩句(關於綠洲的詩句)

1.關於綠洲的詩句

1、《春臺望》歸雁雙雙去綠洲唐李隆基 《春臺望》2、《夜到潤州》閭閻閉綠洲唐孫逖3、《滿庭芳·秋徹檐花》應流到、采綠洲邊宋胡翼龍4、《雨後獨登擬峴臺》人家曬網綠洲中宋陸遊5、《七律·和周世釗同誌》風起zhidao綠洲吹浪去現代毛澤東6、《分得無題》解佩人歸暗綠洲宋陳起1、我們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征服沙漠,讓它變成綠洲。

2、昔日淒涼的荒漠如今變成了綠洲。3、那裏原是不毛之地,現在壹片蔥蘢,儼然成為綠洲。

4、人們在戰亂的國土上,找不到壹塊安寧的綠洲。5、撒哈拉沙漠並不像人想象的那樣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綠洲壹派生機盎然。

6、在祖國的新疆的沙漠中,除了壹些綠洲,其他的都是不毛之地!7、她的親切使他在他居住沙漠中找版到了壹片綠洲。8、在被環境汙染和自然災害破壞之後,這裏由曾經的綠洲變為了壹片不毛之地。

9、走在迪拜的街頭妳全然不知道這綠洲以前是壹片不毛之地。10、完美的家庭應該是壹座舒適安樂的小島,是權壹片安身立命的綠洲。

11、他們走進了沙漠,舉目四望,只見壹片黃沙漫無止境,心中不禁壹顫,不知何日方能找到綠洲。12、只要這些水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我們不但有把握收復被沙漠吞噬的良田,而且還能在大沙漠裏開辟出新的綠洲。

2.王維描寫山城渝州景物及風土人情的詩

王維描寫山城渝州景物及風土人情的詩是《曉行巴峽》,原文如下:

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

晴江壹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前言:

《曉行巴峽》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寫了巴峽周圍的景色和風土人情,表現了在外流浪漂泊異鄉人的思鄉之情。全詩詞句清麗,景象雄偉,情景交融,富於藝術感染力。

鑒賞如下:

此詩描寫了巴峽周圍的景色和風土人情。詞句清麗,景象雄偉。開頭點明時間和地點,說在暮春的黎明作者行經巴峽,心中卻思念著遙遠的京城。接著寫詩人沿途所見所聞,清江邊有浣衣的少女,朝陽裏傳來壹片雞鳴。江面上舟船聚攏,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經開始了;遙望江岸遠山,山橋竟橫跨在樹梢之上。有人認為“萬井”是指千泉萬涓,而不是指千家萬戶。因為以巴峽的地勢,不可能像平原壹樣聚居很多人家。也有道理,可備壹說。然而這些美麗的景象並不能讓詩人歡快起來,因為身在異鄉,難免有思鄉之愁。尤其是聽到人們說著異鄉方言,鶯啼還是故鄉聲音的時候。詩人最後說,幸得山水有許多的意趣,才能稍稍緩解他的離別之情。

從格律上說此詩是壹首五言排律,中間幾聯在形式上都是對仗,在內容上都是寫景,很有特色。作者既好山水,自然善於捕捉異地的自然景物、風俗民情等特殊的美感。“晴江壹女浣”、“水國舟中市”等句子,寫出了作者即目所得的優美風光。水國舟市,道盡水鄉的獨特風貌;橋過樹梢,極寫山鄉的奇幻景觀。“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使人視野開闊,詩歌意境也隨之宏遠。不同的方言俚俗,相同的鶯啼鳥叫,寫盡在外流浪漂泊異鄉人的思念之情。此地雖有山水情趣,也只能稍事排解離別之情、思念之苦。雖然有淡淡的離鄉之愁,但總的說來,全詩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並不消沈。以上供參考。

3.描寫綠洲的句子

胡楊,生長在“最惡劣、最殘酷”的氣候環境之中,它是壹種極為神奇的群體,胡楊,“耐寒、耐熱、耐堿、耐澇、耐幹旱”,用不屈不撓的身軀,阻擋了沙暴對綠洲的侵襲,組成壹條雄偉壯闊的綠色長廊,創造了“絲綢之路”的文明……

2、哦,胡楊,我要深深贊美妳!妳雖沒有花的芬芳,但卻蓄積著無窮的力量。哦,胡楊,妳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守護著沙漠,不怕嚴寒酷暑、不懼風沙肆虐,妳的那份執著、那份毅力、那份堅貞,永遠令人肅然起敬。哦,胡楊,妳是沙漠的脊梁,也是沙漠的希望。好想走近妳--胡楊!許我用柔情的雙眸深深把妳凝視、把妳仰望;好想靠近妳--胡楊!許我以零的距離在妳身邊獨步低吟、輕舞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