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誇孩子的詩句 1.誇小孩可愛的詩句
1.宋代詩人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2.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
3.兒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裏
3.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唐代的崔道融
7.胡令能《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8.宋楊萬裏 壹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9.所見 (袁 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10.《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1.《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12.《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13.(觀遊魚》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壹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14.《花影》宋蘇軾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2.誇孩子聰明伶俐詩句
1、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出自唐代李涉的《牧童詞》
譯文: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2、壹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宋代楊萬裏的《舟過安仁》
譯文:壹艘小小的漁船上有兩個小孩,他們把撐船的長竹篙收起來,坐在船裏。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3、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譯文:籬笆外面不知是誰家沒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漲小船被吹進了釣魚灣。有壹位小孩正玩得高興,突然發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村裏來了客人,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門打開。
4、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譯文: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5、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所見》清代:袁枚
譯文: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壹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6、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出自唐代李商隱的《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其壹》
譯文:(您的兒子)十歲的韓偓文思敏捷的就像東晉的袁虎壹樣,走馬之間即成文章。
3.贊美孩子的詩詞
描寫孩子的詩句1、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黃庭堅《牧童》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李涉《牧童詞》4、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白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壹度思卿壹愴然。
——宣宗李忱《吊白居易》5、午後順著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腳下流。水中石頭大如鬥,石邊魚兒輕輕遊。
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邊和地頭。口中喚著大花狗,手裏牽著老黃牛。
——《牧牛圖》6、清池玉水繞山川,攜手伴友放紙鳶。楊柳輕指意欲醉,疑是夢境回童年。
——軒治翁7、松陰壹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
——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壹8、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9、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10、籬外誰家不系船,春風吹入釣魚灣。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崔道融《溪居即事》11、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
——崔道融《牧豎》1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13、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徐渭《風鳶圖詩》其壹14、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雷震《村晚》15、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其二16、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17、田父草際歸,村童雨中牧。
主人東臯上,時稼繞茅屋。——賈島《宿鄭州》)(節選)18、秋來皎潔白須光,試脫朝簪學酒狂。
壹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權德輿《覽鏡見白發數莖光鮮特異》19、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20、日暮鳥雀稀,稚子呼牛歸。
住處無鄰裏,柴門獨掩扉。——丘為《泛耶溪》22、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袁枚《所見》2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24、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
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詞》25、幼童輕歲月,謂言可久長,壹朝見零悴,嘆息向秋霜。
迍邅已窮極,疢屙復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見白日光。庶及盛年時,暫遂情所望。
吉辰既乖越,來期眇未央。促促歲月盡,窮年空怨傷。
——伍緝之《勞歌二首》之壹26、古巷少人行,新月彎彎瘦,藤蘿滿墻頭,兒童摘扁豆。——佚名27、晴明風月雨乾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壹牛吃過柳陰西。——楊萬裏《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28、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
爐煙消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李商隱《憶匡壹師》29、清江壹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30、見人初解語嘔啞,不肯歸眠戀小車。
壹夜嬌啼緣底事,為嫌衣少縷金華。——韋莊《與小女》31、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白居易《池上》32、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呂巖《牧童》33、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
時復往來吹壹曲,何愁南北不知音!——盧肇《牧童》34、馬啼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怪見溪童出門望,鵲聲先我到山家。
——劉因《山家》35、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李白《古朗月行》36、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月落烏啼雲雨散,遊童陌上拾花鈿。
——劉禹錫《踏歌詞》37、兒童也愛晴明好,紙剪風鳶各壹群。——朱茂曙《秦淮河春遊即事》38、十歲載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李商隱《絕句》39、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
人人誇妳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孔尚任《放風箏》40、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壹燈明。——葉紹翁《夜書所見》。
4.贊美小孩的詩句有哪些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村居》bai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壹燈du明。—zhi—葉紹翁《夜書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壹葉漁船兩小童,收dao篙停棹坐船中。——楊萬裏回《舟過安仁》
十年種木,壹年種谷,都付兒童答。——元好問《人月圓·重岡已隔紅塵斷》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裏《宿新市徐公店》
5.誇孩子懂事的古詩句
壹、《牧童詞》
作者:唐代李涉
1、原文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2、翻譯
朝晨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3036去放牛,放牛過曲曲折折的江岸。夜晚去放牛經過幾個村莊山谷。
穿蓑衣出樹林春雨浙淅瀝瀝,躺在莎草叢吹起蘆笛,吹得江兩岸壹片蔥綠。四周插上蓬蒿,腰中裝滿弓箭,怕什麽猛虎欺淩黃牛犢。
二、《小兒垂釣》
作者:唐代胡令能
1、原文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2、翻譯
壹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著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問路,他老遠就招著小手,因為不敢大聲應答,唯恐魚兒被嚇跑。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及鑒賞:
1、《牧童詞》
唐朝701—800年,文人學習寫民間歌謠的風氣已經形成。其主要標誌就是學習民間的填詞。詞和詩,此時在文人眼裏區別不大,無非壹雅壹俗。被收進《花間集》、《尊前集》等詞集的《竹枝》、《柳枝》、《浪淘沙》等就是七言絕句。
文人寫它的目的,也只不過是“饞善歌者揚之”罷了。李涉的這首小詩,正是在模仿民歌的基礎上寫成,采用的形式和表現的內容十分協調。
這首詩寫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前四句側重描寫牧童放牧的辛勤,詩人運用時空的轉換擴大詩歌的內蘊。
後四句著重描寫放牧時的情趣:春雨綿綿,牧童穿行於林中草地,稍有閑暇,便吹響悠揚的蘆笛,壹會又胡亂地在腰間插滿野蒿,恰似利劍,顯得英武灑脫,這樣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負牛犢了。
這種奇思漫想,生動地表現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
2、《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是胡令能到農村去尋找壹個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後所作。其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
此詩描寫壹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通過典型細節的描寫,極其傳神地再現了兒童那種認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體態,但“側坐”與“莓苔”又不是單純的描景之筆;
後兩句雖然著重寫小兒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繪動作的生動的筆墨。全詩從形神兩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垂釣小兒的形象,言辭流暢,清新活潑,寥寥數語便繪出壹幅童趣盎然的圖畫,不失為壹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的佳作。
6.贊美寶寶的詩句
1、《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釋義: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村裏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2、《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釋義:
籬笆稀稀落落,壹條小路通向遠方,樹上的花瓣紛紛飄落,卻還尚未形成樹陰。
小孩子飛快地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飛入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2、《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釋義:壹個頭發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著大人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3、《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釋義:
壹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麽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4、《舟過安仁》
宋代:楊萬裏
壹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釋義:
壹只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槳,坐在船中。
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5、《牧童》
唐代: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釋義: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壹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6、《閑居初夏午睡起·其壹》
宋代:楊萬裏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釋義:
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後,余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陰映襯到紗窗上。
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後起來,情緒無聊,閑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7.誇孩子懂事的古詩句有哪些
1、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垂釣》唐代胡令能
譯義:當路人問道,小兒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
2、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
譯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是那麽調皮地玩耍,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
3、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二首·其壹》唐代賀知章
譯義:好奇的孩子見了我都不認識,笑著問:“老人家,您從哪裏來。
4、繞池閑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觀遊魚》唐代白居易
譯義:閑著沒事正在魚池邊散步看魚,見到了兒童在船上釣魚。
5、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農家》唐代顏仁郁
譯義:半夜叫醒兒子乘著天剛亮去耕田,孱弱的牛沒有力氣,慢慢艱難的前行。
6、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唐代呂巖
譯義: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7、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村晚》宋代雷震
譯義:那小牧童橫騎在牛背上,緩緩地把家還;拿著壹支短笛,隨口吹著,也沒有固定的聲腔。
8、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牧童詞》唐代李涉
譯義: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
9、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牧童詩》宋代黃庭堅
譯義: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
10、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牧豎》唐代崔道融
譯義:放牧時臥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時就在溪邊田頭玩耍。
8.誇獎孩子的詩詞有哪些
1、《將進酒·君不見》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譯文:妳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那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妳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衰老的白發,年輕時的滿頭青絲如今已是雪白壹片。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壹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壹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壹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請二位快點喝酒吧,舉起酒杯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妳們高歌壹曲,請妳們為我傾耳細聽: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自古以來聖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妳可知道,鬥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主人呀,妳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壹起痛飲。
那些什麽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兒拿去統統來換美酒,讓我們壹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2、《論詩五首·其二》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麽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3、《沁園春·長沙》近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譯文:在深秋壹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北流。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
看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壹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壹樣,江水清澈澄碧,壹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廣闊的天空裏鷹在矯健有力地飛,魚在清澈的水裏輕快地遊著,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對著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壹齊湧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回想過去,我和我的同學,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裏遊玩。在壹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
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誌,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
可曾記得,那時我們在江水深急的地方遊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馳而來的船?4、《贈裴十四》唐代:李白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雲且西去!譯文:見君如見晉人裴叔則,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
君之胸懷之闊大,如黃河落天,直入東海,當納入其間矣;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騎白黿冒然橫渡。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買君壹顧,也是值得的。
君徘徊於六合之中,而無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雲,即將飄然西去矣。5、《行路難·其壹》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金杯裏裝的名酒,每鬥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裏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