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要怎麽樣讀好壹本書或者壹本詩集?

要怎麽樣讀好壹本書或者壹本詩集?

養成閱讀習慣.

壹本好書能讓人獲得極大的滿足,妳可以真實地感覺到書中的主人公,他們就好像是真實地活在妳的周圍。閱讀帶來的樂趣和享受是如此讓人陶醉,那如何能夠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呢?

找時間讀書:每天總空出壹小段時間來讀書,哪怕就讀那麽幾頁,堅持下來就是壹本了。彌縫推薦妳在睡前躺在床上閱讀30分鐘。

隨身攜帶壹本書:如果妳不想把等車的時間拿來睡覺,那為什麽不讀讀書呢?

列壹份讀書清單:列壹份清單關於妳想讀的書,看完了就從清單中清除,有新的加入。彌縫推薦妳使用豆瓣,妳可以列出自己想讀的,正在讀的,還有讀完了的,最重要的是豆瓣還可以根據妳的讀書習慣推薦壹些書給妳。

找個地方讀書:離開任何能引誘妳的事情(電腦、電視、音樂……),在沒有打擾的情況下讀書。沒有條件時,就創造條件。

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會促使妳思考。

去圖書館借書:“書非借不能讀也”,想必大家也有所體會。

把讀書當作享受:沏壹壺好茶,坐在舒服的椅子上讀書未嘗不是壹種舒服的享受。

分享妳讀過的書:妳有什麽感想,有什麽贊揚或者批評。分享給大家,和大家相互交流。

現在的語文教學倡導“讀寫雙飛”,提倡學生必須大量閱讀並寫讀書筆記,這也是新課改的發展趨向。結合這種改革趨勢,我們也根據自己學校實際情況,研究適合我們所實用的閱讀方法。它並不代表就是正確的,只是最為我們所實用的,在此拿出來與大家商榷,以求尋找壹種切實可行的指導閱讀的途徑。大體想來考慮如下:

壹、創設情境:要想讓學生能真正去讀書,氛圍必須創造。首先老師須先把書本通讀熟悉,要想向學生介紹作者情況、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容簡析、藝術特點簡析等等,老師要對書中情節了解,上課時可用話題或設計問題形式來以引起學生對這本書的興趣,我覺這是首當其沖第壹步。

二、任務驅動:每節課內容不可過多,可閱讀25—30分鐘,留出壹定時間給學生消化理解所讀內容,可自由發言,交流對優美詞語、句子、段落的賞析,或簡要分析人物形象,對公認的好句子、段落朗誦甚至背誦。要讓學生各抒己見,甩掉“標準”答案的束縛,在壹次次交流爭論中,逐步體會名著的魅力。

三、用看電影的形式進行閱讀:欣賞壹些名劇電影、話劇等,變文字吸收為音像吸收,這樣變換方式,也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名著。這項工作需要搜集電影資料,還要選取時間,要考慮諸多因素。

四、質疑問難:巧設問題,或從內容方面或從形式方面對作品加以評析。評析閱讀使學生對作品有局部賞析變為整體賞析,教師要和學生壹起,邊閱讀邊在書中評點,隨時和學生交流心得。

五、指導學生牢記傳統學習語文的好方法——“讀書要四到”。即心到(多動腦筋多思考)、口到(朗讀。有人說文讀百遍其義自見)、眼到(認真看,開擴視野思路)、手到(勤動筆多摘錄)

六、指導學生記好讀書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腦筋不如爛筆頭”,這些都是古今中外讀書人從實踐中得出的寶貴的行之有效的讀書經驗。讀書時,根據自己的讀書目的和讀物的內容而確定讀書筆記的內容和形式。其各有不同,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標記式:讀書時,對書中重點需要註意的字、詞、句、段、格言、警句,壹些似懂非懂或對自己來說是新鮮的觀點和材料,用不同記號或不同顏色的筆標出來。

2、眉批、旁註式:它是把自己對某壹處文章的評論或對文章某處內容的解釋或心得,記在書上的壹種筆記形式,這只限於在自己的書刊上,優點是簡單易行,比標記更具體、更明確。

3、摘錄書中內容:把書中或文章中最精彩的語句或者是與自己學習、工作有益的觀點摘錄下來,以幫助記憶並積累資料。

4、圖標式:讓學生仿照教師講課時的板書設計形式,把文章結構、重點用圖表的形式再現出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5、壹問壹答式:即略讀文章時提出壹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列於筆記本上,通過進壹步細讀,加深理解內容,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而達到閱讀的目的。

七、變換方式展示成果:

1、書面作業練習。就讀物內容出壹道或幾道練習題去做,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

2、舉辦講演會。

3、開展故事比賽、朗讀比賽或成語連珠比賽。

4、讀書筆記展覽。對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學生要給予肯定,把好的筆記在學生中傳閱,以鼓勵學生不斷進步,從而增強閱讀興趣。

5、讀物標圖設計大賽。對文章的內容,故事情節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設計插圖或封面,並舉行展覽進行評比,從而增強閱讀興趣。

6、手抄報展覽。先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用版面的形式再現出來,然後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展覽交流。以此來促使學生相互比較學習,達到***同進步。

7、讀書方法交流,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有組織的讓學生漫談自己閱讀的方法及此對提高自身的讀寫能力有何幫助。

總體說來,學生不能很好進行閱讀,不外乎幾個原因:或缺乏指導,不知如何讀;或老師要求不到位,學生內心也缺乏動力;或學生不喜歡語文閱讀,課業負擔重等等。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首先要提高認識,本著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自讀習慣,要堅持做下去,千萬不能等閑視之。希望在我們語文教師的不斷探索、實踐下,我們的學生會變成壹個個“讀書”人,我們的校園也能成為壹個“書香”校園,讓名著真正成為學生的名師。(轉)

所有信息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