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頌》是約翰·濟慈詩歌最著名的代表作。《夜鶯頌》***有八節,每節是十行,因此總***有80行。詩人通過對夜鶯歌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的追求,他堅信美的事物是永恒的,什麽也毀滅不了它。壹開始,詩人寫道:“我的心兒在痛,昏沈沈的麻木,把我的感官折磨,仿佛飲過迷藥,又似剛把鴉片吞服。”他用匠心獨運的比喻,襯托出自己在傾聽夜鶯歌聲時候那恍如睡夢、如癡如醉的情景。濟慈利用感覺和心情來表現出夜鶯歌聲的美麗和動人,因此。盡管詩人的“心兒在痛”,但是,歌聲的迷醉讓詩人把憂郁和痛苦壹起忘掉,願意沈人無邊的“忘川河”之中。接著是美酒。詩人在歌聲的引導下,馳騁在美酒鮮花的想象中,遊蕩在醉酒賦詩的意境中。他說:“哦,但願嘗壹口葡萄美酒”,美酒是醉人的,醉人的美酒帶給詩人的是無盡的才思,泉湧的靈感。所以,詩人贊美美酒,“壹嘗酒想起那綠色的大地,想起舞蹈、戀歌和陽光下的歡樂!但願有壹杯洋溢著南國的溫暖,滿滿的鮮紅的靈感之泉。”醉酒後的感覺是無憂無痛的,所以,詩人“但願我壹飲而盡,悄離人世,和妳壹起隱沒在幽暗的林間。”可是,為什麽要用美酒來忘卻呢?為什麽詩人要用沈醉不願醒來“隱沒在幽暗的林間”呢?詩人在第三節中描述了原因。這壹節概括了人間的悲劇。詩中說“遠遠地,遠遠地隱沒,忘卻那妳在林中從不知道的壹切,忘卻那疲倦、不安和煩惱,忘卻那人們悲嘆的世道:癱瘓的老人顫抖著悲哀的殘發,年輕人變得慘白,憔悴,夭亡”,所以,詩人認為,人世間是壹個充滿煩惱和哀愁的地方,人世間是“滿眼絕望’,的地方,所以,詩人要選擇逃避,邁向那理想中的美麗之地,無憂之地。所以,在詩的第四節,詩人就說,“飛去吧!飛去吧!我要飛向妳處”。他就是要借助自己的想象,飛向壹種超凡脫俗的境界。但是,詩人也認識到,美酒讓人迷醉,但無法讓人企及高遠,因此詩人想借助詩來達到理想的境界,他說,“不坐豹拉的酒神的車子,而乘詩神無形的翅膀”。在第五節中,詩人繼續發揮自己的想象。把自己詩意的幻想全部表現在動人的詩句中。他說,“這白色的山楂,牧野的薔薇,綠葉叢中易雕的紫羅蘭;還有五月中早開的鮮花,這掛滿露珠、含苞待放的麝香玫瑰;和飛蟲嗡嗡的夏夜”。這些大自然的美麗,讓詩人痛楚的心靈受到撫慰。接著是死亡。詩人在優美的自然景色中,在寧靜祥和的氣氛中,想到了死。詩人認為,在寧靜中歸於自然,該是何等的人生快事,他說“我在黑暗中諦聽,曾多次愛上了寂靜的死神”。“現在的死亡變得多麽的壯麗,願我在午夜毫無痛苦地逝去。”因此,到了這裏,詩人的心境已經發生變化,在前面的詩句中難於忍受的死亡已經變成令人愉悅的事情。但是,在第七節的詩句中,詩人又轉變了看法,他想,如果詩人死去,那麽如醉的夜鶯之歌還有什麽意義呢?所以,他筆鋒壹轉,把詩的鋒芒指向了人類的不朽。他從死亡,從夜鶯千古的傳唱聲中,描述了人類在歲月流逝中的滄海桑田、悲歡離合,把壹種意境拉到了宏大的時間中,讓人體會到壹種莊嚴。
因此,在第八節中,詩人把壹種美是永恒的思想傳遞了給我們,因此,人們將不再斤斤計較於易逝的生命和愉悅,超脫於幻覺之中,他說“呵,再見!幻覺,迷人的小妖,不能再耍弄妳聞名的絕技”,“聲音消失了——我睡著,還是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