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譯文:大風刮起來了,雲隨著風翻騰奔湧啊,威武平天下,衣錦歸故鄉,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
賞析
《大風歌》整首詩僅有三句構成,這在中國歷代詩歌史上是極其罕見的,三句詩中每壹句都代表壹個廣大的不同的場景與心境,而且作者對這三句詩真可謂惜墨如金、高度凝煉。
其中第壹句的大風起兮雲飛揚,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絕的詩句。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畫面。
假如說項羽的《垓下歌》表現了失敗者的悲哀,那麽《大風歌》就顯示了勝利者的悲哀。而作為這兩種悲哀的紐帶的,則是對於人的渺小的感傷。
擴展資料:
《大風歌》是漢朝開國皇帝高帝劉邦,在公元前195年初平定英布之亂後,回到故裏沛縣,在宴請鄉鄰的酒宴上,酒酣耳熱之余,擊築而歌,《大風歌》由此問世。後以其開頭兩字大風命名,大風歌氣魄恢弘,流傳千古。
創作背景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叛;由於其英勇善戰,軍勢甚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征。後他擊敗了英布,在得勝還軍途中,劉邦順路回了壹次自己的故鄉——沛縣(今屬江蘇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長召來,***同歡飲十數日。壹天酒酣,劉邦壹面擊築、壹面唱地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
在這首詩創作的前幾年,新建的漢帝國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也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
劉邦在這時返回到了故鄉,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換來了如今的榮華,而各方勢力又正欲把這個他親手打造的帝國推向深淵,想必劉邦在吟唱這首詩歌時必是懷著壹股被悲涼掩蓋的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