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代人沒有電,晚上怎麽照明呢?難道天壹黑就睡覺嗎?

古代人沒有電,晚上怎麽照明呢?難道天壹黑就睡覺嗎?

我們現在每天的生活不是電視劇,是電腦。不然就是玩手機。基本上壹停電。小編的生活就處於搶換狀態。因此,小編也想到了。古時候並沒有電。那麽天黑之後。屋子裏僅僅靠著蠟燭的壹點點光亮。什麽都看不清楚。那些古代人回到家中都在做些什麽呢?是不是天壹黑就要洗洗睡了?

辛棄疾提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火除了能夠做食物之外,還有壹個功能,那就是照明。比如說燈塔,除了能夠照明,還可以用於方向指定。

然而在古代時期,人們的照明方式多半都是用火光照明,畢竟古代時期沒有電。那麽這時候也就引發出了另壹個思考,古代人夜晚沒有電,那麽古人難道是壹到天黑時,就必須要睡覺嗎?其實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他們可以從眾人的智慧當中,提取壹些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生活的亮點出來,也就形成了“古人要比現代人所想象的更快活”的現象

古代普通人的夜生活

我們先說最正統的讀書人。讀書人常常要挑燈夜讀,畢竟晚上沒有人打擾,四下安靜,做學問可以事半功倍。如果再有點情趣,還能搞些紅袖添香夜讀書的儀式。那些貧窮的讀書人,即便是買不起燈油,也有各種解決的辦法,比如螢囊映雪,鑿壁偷光。那鑿壁能偷光的,肯定是壹墻之隔的隔壁,家裏照明充足,就算透著漏過來的光,都能供應學子夜讀了。總之讀書嘛,頭懸梁錐刺股的,晚上必須要讀書。

鄉下人的夜生活

在古代,城內和城外就是兩個世界,特別是到了晚上。住在城外的都是農民,他們需要農田去耕作。而農民在古代是被剝削階層,他們壹般很少使用煤油或者蠟燭等照明工具農村裏的人大概和現在的人差不多,幹完活之後和家人在天晴的晚上乘個涼、聊聊天什麽的。因為實在是支付不起照明費用。

早在秦漢時期,作為燃料的“燈油”壹度是動物脂肪燃料,價格很昂貴,長期以來都是貴族富豪們的專享。“東山夜宴酒成河,銀燭熒煌照綺羅”的華麗場面,也只有高官貴族才配擁有。隨著生產力的提升,技術的進步,照明的成本逐漸降低,“夜生活”基本的照明慢慢普及開來。

古代富人的夜生活 

對於富人們來說,他們不會有什麽繁重的勞動,每天只需要喝喝茶溜溜鳥,然後到了晚上吃個晚飯之後,白天就過去了,而到了晚上的時候,富人們就開始找樂子了,各種各樣燈火通明的戲園子,館子,或者是藝伎場所等等都是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然後叫上幾個朋友打打牌,喝喝酒,最後想什麽時候回什麽時候回。

古代很多詩人都借著月色作出流傳千古的詩句,比如說“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比如唐代揚州等壹些發達城市,“橋市通宵酒客行”成了夜晚的常態。趣味風雅的文人,通常會約上幾個朋友壹起賞月、博弈、或者是小酌壹杯,趁興寫幾首詩說不準就流傳百世了呢。

在男尊女悲的古代,像喝酒這種事情正常情況下不是女子能做的,但是女子也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幹的,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做家務,比如點著蠟燭織布或者是縫補衣服。

富貴人家的小姐娛樂活動就更多了,在唐代就有了紙牌,所以她們經常玩的就是紙牌。而後來,通過紙牌、牙牌、牌九等又發明了壹種新的玩法——麻將,這就使古代女子的夜生活更豐富了。

古代的晚上,總是要有值夜的在各處留守,如巡邏的兵丁,打更的更夫。還有壹些固定職業的人,必須要在夜晚工作,比如倒夜香的,掃大街的,上山取水的。富貴人家還有每日淩晨送菜的,這些都是需要照明的。連小門小戶尚且免不了夜間照明,更別說那些不差錢的高門大戶了。所以,古時候沒有電,但是古人並不是天壹黑就睡覺,他們同樣也有很豐富的夜生活,壹點也不遜色於現代的人!

古人的夜生活雖然不能和今天相比,但是在他們那個時代,每個階層不壹樣,他們的夜生活也不壹樣。或勞作,或飲酒,或作詩這都是壹種生活方式,對於他們就是人生歡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