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境域為險要之地,易守難攻,自古以來這些地方便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也是中原王朝北部邊境天然的防禦陣地。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燕雲”壹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誌》,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十六州。
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余的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
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
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略意義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權感受威脅持續長達二百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