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兒古詩讀:bái lù ér gǔ shī。
《白鷺兒》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壹首雜言古詩。此詩乃詠物之作,詩人贊美小白鷺具有純潔自守、與眾不同的高格調,祝願著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
小白鷺的品格體現在羽毛的純潔勝雪,而且不似眾禽的喧呼叫噪好於張揚自炫,而是寧靜自守,潔身自好,也包含著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繼續革命事業的心聲。這首詩語言明白如話而流走生動,句法顯得富於變化而不呆板。
原文:
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譯文:
白鷺兒,品格最高尚。新長出的潔白羽毛雪都比不上,許多禽鳥大聲喧嚷它卻獨自凝眸沈寂。它孤獨地睡在荒僻茂盛的野草中,久久地卓然特立於潺潺泉水裏的石上。當前山煙雲消散的時候,它就展翅迅飛於遼闊的碧空。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秋,劉禹錫參加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二王八司馬”同被貶謫到遠僻的地方。劉禹錫所到的地方是朗州(今湖南常德)。
他的心情是極不平靜的,眼看摧殘進步力量的宦官權貴們趾高氣揚,而銳意革新的有為之士卻竄伏遠方,他既抑郁又憤懣,然而卻並不消沈。
他除了在哲學上提出“人能勝乎天”的反“天命”思想以外,還運用詩歌作武器,尖銳地諷刺、抨擊那些害人虐物的宦官權貴,熱情地贊美那些誌行高潔的被放逐者。前者以《聚蚊謠》膾炙人口,後者則以這壹首《白鷺兒》最為突出。
這首詩是詠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況味。詩人贊美小白鷺具有純潔自守、與眾不同的高格調,祝願著它有遠大美好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