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反用陸遊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誌,充分表現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楊花落盡子規啼”楊花即柳絮,是暮春景象,烘托出壹種哀傷愁惻的氣氛。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作者寫他人對楊花的態度,表達的仍是自己對楊花命運的關註,看似無情,實則有心。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情景交融。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贊之“煞拍畫龍點睛”。
2.描寫落花的詩句和賞析白頭吟 李白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羞故林。
聞王昌齡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少年行其二 李白
落花踏盡遊何處,笑人胡姬酒肆中。
寄人 張泌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過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
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池。
春來頻與李二賓客郭外同遊因贈長句 白居易
朝踏落花相伴出,暮隨飛鳥壹時還。
金谷園 杜牧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鷺鷥 杜牧
驚飛遠映碧山去,壹樹梨花落晚風。
春曉 孟浩然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題興化寺園亭 賈島
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
北山 王安石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
春暮 曹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
豐樂亭遊春 歐陽修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浪淘沙 李煜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憶仙姿 李存朂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更漏子 韋莊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歸國謠 韋莊
春欲暮,滿地落花紅帶雨。
謁金門 韋莊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好事近 李清照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
雪梅香 柳永
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
瑞鷓鴣 歐陽修
更被春風送惆悵,落花飛絮雨翩翩。
如夢令 秦觀
池上春歸何處,滿目落花飛絮。
臨江仙 晏幾道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虞美人 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
謁金門 朱淑真
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春晚 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梅花 王冕
壹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葬花吟 曹雪芹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3.詩詞中“落花”的意象是什麽詩詞中”落花“的意象是指:.
壹、是把落花作為自然景物來描寫,構成壹種優美的意境.。
示例:
1、“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
分析:給人的感覺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各種顏色的花兒在風中輕揚曼舞,美妙極了。
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分析:伴隨著風雨之聲,落花片片,滿地繽紛,可以想見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爛漫之趣。
二、是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年華易逝,美麗不再。
示例:
1、“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國破家亡之恨,無可奈何之情.
2、“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壹剪梅》
分析:抒發了濃濃的郁悶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3、“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紅樓夢》
分析:花落巳葬,己去誰葬,暗含自己的命運還不如落花,道盡了心中的綿綿的悲苦。
三、還有壹種是以落花寓意昂揚向上的精神
示例:
1、“壹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王安石《北陂杏花》
分析:暗寓詩人寧可在與頑固派的鬥爭中粉身碎骨,也不願委曲求全同流合汙.。
4.詩詞中“落花”的意象是什麽“落花”是種美麗、短暫、動態的意象,以憂傷之美,給詞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為深刻。
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采用“落花”意象的詞人,通常是借落花來表達那種生命易逝、命運難料的情懷。
在描寫落花的時候,大多處於壹個抑郁不得誌的狀態,對“落花”意象的表述,是壹個由外在意象對內心世界進行表述的過程。
擴展資料:
譯文:想要趁著花朵未落之時折取下來,物色壹個美麗的侍女贈送給她。賞析:此處的“榮華未落”,其實是比喻詩人容顏未老;“及……”的句式,則是“恐美人之遲暮”的另壹種說法。
詩人委婉表達對落花的想象,用象征手法,直接將花與生命聯系在壹起。這種美人遲暮的憂慮,將在後世詩人那裏成為壹種慣用的手法。
2、《前溪歌》:“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譯文:花落逐水而去,為什麽當順流回來,回來也不再新鮮。賞析:詩人寫出落花隨水壹去不返,輕微的嘆息聲中似乎隱隱傳出生命流逝的無奈。
這壹聲低低的嘆息,也將成為壹種慣性,而“流水落花”的意象組合,將成為中國詩歌中最淒美、最傷情的場景。3、《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譯文:興盡才發現鳴叫的鳥兒已經換了種類,坐的時間太長,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來。賞析:落花抒發詩人心境澄明意象,體悟悠閑細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們縱情遊樂,飲酒歡笑。
百度百科—意象群(含落花意象)。
5.古代以“花”為意象的詩句有那些描寫梅花古詩1。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2。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3.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雜詩》之壹"王維)4.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梅"陸遊)5.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
壹枝梅花開壹朵,惱人偏在最高枝。(探梅"楊萬裏)6.蔔算子 詠梅--陸遊的《蔔算子》,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
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7.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裏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陸遊8.壹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宋人陳亮《梅花》9.“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元人王冕《墨梅》描寫菊花的詩句1。“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菊花詩》“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黃巢《題菊花》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陶淵明《過故人莊》3。
“秋絲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4。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菊花題"--《紅樓夢》5。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壹年壹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
--《采桑子·重陽》6。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7.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8.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範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9.“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描寫荷花詩句1。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裏,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2.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遊魚蓋夕陽 宋·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3.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
背西風:背向秋風。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秦觀《虞美人》4.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南唐·李璟《浣溪沙》5.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竇鞏《秋夕》6.壹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唐·來鵠《偶題二首》7.多少綠荷相倚恨,壹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8.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齊·蕭愨《秋思》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代詩人楊萬裏的《小池》10.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寫花的詩句 詠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錢氏池上芙蓉 (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壹種幽.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雕此紅芳年.陸遊 梅花絕句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壹樹梅花壹放翁。
早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探梅 楊萬裏 山間幽步不勝奇,正是深夜淺暮時。壹枝梅花開壹朵,惱人偏在最高枝。
6.唐 寅 《落花詩》的鑒賞這個不知道算不算 唐寅的落花詩為和作。
明弘治十七年(壹五O 四)春,沈周撰寫落花詩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禎卿等皆有和詩。
史載唐寅的和作為七律三十首,各種唐寅詩文集的刻本都有收錄,周道振、張月尊所輯校的《唐伯虎全集》將其收入原集部分。但根據唐寅每次書寫的墨跡,有很多落花詩句與原集中所收的並不相同,顯然經過修改。
據統計大異者有十七首,《唐伯虎全集》將它們編入補遺。②因而落花詩實際上總***有四十七首。
和詩『柔情綽態,如泣如訴』,③在當時廣為傳頌。有人認為落花詩的內容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感物傷懷的頹廢情緒,因而不足取。
其實,這樣的理解完全曲解了唐寅詩中的深意。 唐寅性穎利,聰明殊凡,童髫中科第,二十九歲時鄉試中第壹名解元。
三十歲入京會試時,卻因徐經科場受賄案被累下獄而廢。此後.他不但功名無望,且生計日薄,與妻子反目仳離,不久又與弟申異炊.可以說落魄之極。
唐寅作落花詩那年三十五歲,離科場被黜之事不過五年,剛剛經歷過人生的低谷,『其胸中塊壘郁勃之氣,無由自泄,假諸風雲月露以泄之』。④因此,落花詩看似傷春,實則自攄其才情。
把它們理解為浮薄傷雅的風流之作,可以說完全沒有讀懂它。 詩中多處表達了對光陰易逝、年華易老的感慨,是其年輕時《白發詩》的余韻。
唐寅二十五歲時發現自己『玄首有華絲』,不禁『愴然百感興』,並鼓勵自己『功名須壯時』。那時他尚年輕氣盛,前途也是壹片光明;如今境遇大改,雖同是感嘆白發生,卻更添了幾分英雄落寞的暮氣。
同時,詩中也充滿了郁悶不得誌的情緒,多處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盡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無疑是其經歷的寫照;而『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等句則借『落花』之意象。
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傷感。 以唐寅之才氣,遭遇如此不幸,確實是可悲可嘆的。
了解這樣的背景,才能明白其惜花憐花嘆花的萬千感慨絕非士大夫閑來無事的無病呻吟,更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其中自有慷慨激烈的悲憤之情。但值得壹提的是,落花詩並不僅僅是傷情之作,特別是修改後的詩句,多次透露出唐寅罹禍後對功名富貴的全新理解,開始對人生無常心中了了,為其日後皈依佛氏之先兆。
也正因為詩中所含的超脫曠達之意,使唐寅即使在晚年心境平和之後仍然偏愛自己當年的這些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