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境界是什麽?
研究總結古今中外著名詩人的成長過程,我們可以概括出壹條可以借鑒的規律,誠如這就是寫詩要經過三種境: 其壹,初寫詩,不知好惡,千篇累牘; 其二,始識詩,成詩極難; 其三,當熟悉詩,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所謂第壹種境界,就是不懂得什麽是詩,認為把句子排成行就是詩。這個階段我們每個人都經過。從上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學著寫詩,壹寫就是幾十行,根本不懂得韻律、節奏和意境結果寫出的詩,拉拉雜雜,連自己也說不清楚寫的是啥意思。 所謂第二種境界,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大,知識的增長,開始的什麽是詩了。 有人曾精辟地論述:詩是什麽?詩是才華的閃光 心血的凝聚,知識的積澱,情感的升華,詩是凝練的藝術……詩,用美的形象、美的色彩、美的語言、美的韻律給人以美的啟迪,詩最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 這壹下嚇住了不少想寫詩的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那份天姿,寫不了詩,就此停筆了,其實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如果妳能在這個階段孜孜不倦地耕耘,鍥而不舍地寫作,堅持就是勝利,古今中外的著名詩人就是從這個階段中沖出來的,為什麽有的人放棄了寫作,就是缺乏“堅持壹下和努力之中”的勇氣。 所謂第三種境界,就是經過第二種境界的努力,各方面都已經成熟了,想咋寫就咋寫,寫出來的東西都比較成功。 對於寫詩的三種境界,有人曾用王國維三首詞中的句子來加以概括,十分貼切。 第壹種境界,即“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種境界,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 第三種境界即“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總之,寫詩,搞文學創作,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要不怕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要不怕吃苦,吃苦能磨練人生。只要妳這樣做了,就會得到好的回報。寫詩,搞文學創作如此,辦其他事情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