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朗誦《遊子吟》的配樂的名稱是什麽?

古詩朗誦《遊子吟》的配樂的名稱是什麽?

古詩朗誦《遊子吟》的配樂的名稱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原文:

遊子吟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壹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創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無依,壹生貧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壹個溧陽縣尉的卑職,結束了 長年的漂泊流離生活,便將母親接來住。這首詩就寫於此時。詩人自然不把這樣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詠,公務則有所廢弛,縣令就只給他半俸。此篇題下作者自註:“迎母溧上作”,當是他居官溧陽時的作品。詩中親切而真淳地吟頌了壹種普通而偉大的人性美——母愛,因而引起了無數讀者的***鳴,千百年來壹直膾炙人口。

詩人仕途失意,飽嘗了世態炎涼,此時愈覺親情之可貴,於是寫出這首發於肺腑,感人至深的頌母之詩。慈母的壹片深情,是在瑣瑣碎碎點點滴滴的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擔心兒子遲遲難歸,所以針針線線,細細密密,將愛心與牽掛壹針壹線縫在遊子的衣衫之上。

作品鑒賞:

這是壹首母愛的頌歌,在宦途失意的境況下,詩人飽嘗世態炎涼,窮愁終身,故愈覺親情之可貴。“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蘇軾《讀孟郊詩》)。這首詩,雖無藻繪與雕飾,然而清新流暢,淳樸素淡中正見其詩味的濃郁醇美。

這首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所***感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來贏得了無數讀者強烈的***鳴。直到清朝,溧陽有兩位詩人又吟出了這樣的詩句:“父書空滿筐,母線縈我襦”(史騏生《寫懷》),“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彭桂《建初弟來都省親喜極有感》),足見此詩給後人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