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愛國詩人寫的詩句有哪些

愛國詩人寫的詩句有哪些

文天祥(1236—1283)漢族,吉州吉水(今屬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宋理宗寶佑時進士。官至丞相,封信國公。臨安危急時,他在家鄉招集義軍,堅決抵抗元兵的入侵。後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義凜然,終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詩詞,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壹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人。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二十壹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出生前13年,山東壹帶即已為金兵侵占,二十壹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壹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壹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壹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壹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大誌雄才得不到施展,壹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壹代大家。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壹生力主抗戰,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宋誌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勵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閑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沈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蕩,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 江城子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陸遊(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漢族。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壹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種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遊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沈郁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壹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壹。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遊的著作有《放翁詞》壹卷,《渭南詞》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壹直被人民廣為傳誦 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長期的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熏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