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竹子的古詩四句100

關於竹子的古詩四句100

開篇明義,在我國詩歌長廊中,有許多贊詠竹子的作品,唐代詩人李賀十分愛竹,在摩挲觀賞之余,寫了不少詠竹的詩句,有時還直接把詩寫在竹自上,以寄托自己的情思。《昌谷北園新筍》就是李賀的壹首詠竹詩,原詩如下:

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

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

李賀的這首詠竹詩,旨在表達自己心中郁積已久的哀怨之情。結合李賀的生平與人生際遇,可以看出,竹的形象就與詩人自己直接抒情的形象疊合起來,不再是獨立自在的實體。這樣寫,是虛實結合的寫法,虛與實之間並行不悖,讀來讓人無限感慨。

開篇兩句“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意思是說:刮去竹上的青皮寫下我楚辭般的詩句,白粉光潔香氣濃郁留下壹行行黑字跡。這兩句描述詩人在竹上題詩的情景,語勢流暢而又含蘊深厚。

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時把竹皮的顏色和光澤清楚地顯現出來。“楚辭”代指詩人創作的歌詩。

詩人從自身的生活感受聯想到屈原的遭遇,這裏因借“楚辭”含蓄地表達了郁積心中的怨憤之情。首句短短七個字,既有動作,又有情思,蘊意十分豐富。

尤其是詩人描摹竹子的形態時,運用了對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發出濃烈的芳香,竹節上下布滿白色粉末,顯得生機勃勃,俊美可愛。可是題詩的地方青皮剝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汙損。詩人巧妙地以“膩香春粉”和“黑離離”這壹對色彩形成強烈反差的對比,來表現內心的憂憤。

後兩句“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大意是說:新竹無情但卻愁恨滿懷誰人能夠看見?露珠滴落似霧裏悲啼壓得千枝萬枝低。這兩句著重表達詩人怨恨的感情。

“無情有恨”,指的是詩人在竹子上題詩的事,詩人毀損了新竹俊美的容顏,可說是“無情”的表現,而這種“無情”恰恰是長期積郁在詩人心中的無法抑制的怨憤導致的。

這是壹種怎樣的怨憤呢?清代學者姚文燮在為李賀的詩集作註時,曾寫過這樣壹段發人深省的話語有壹段很精彩的評述:“良材未逢,將殺青以寫怨;芳姿點染,外無眷愛之情,內有沈郁之恨。”

李賀在家鄉昌裏是,不知寫過壹首詠竹詩,在另壹首詠竹詩中,詩人寫道:“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詩人曾以“龍材”自負,希望自己能像新筍那樣,夜抽千尺,直上青雲,結果卻無人賞識,萬般無奈之下只能回到故裏,整日與竹為鄰。

李賀將詩題寫在竹子上,無非是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然而無情也好,有恨也好,卻無人得見,無人得知。

這從“無情有恨何人見”壹句中就可看出端倪,詩人摒棄直抒胸臆的陳述句,用疑問句的語氣和句式將心中感想訴諸於筆端,在大開大合的寫作手法中,詩意也呈現出變化多姿的風貌。

細細品味最後壹句,詩人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問題,措語委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極力刻畫竹子的愁慘容顏:煙霧繚繞,面目難辨,就像是傷心的女子掩面而泣。而壓在竹枝竹葉上的露水,不時地向下滴落,這與因傷心而垂淚的女子的形象是何其的相似。

表面看起來,詩人是在寫竹子的愁苦,其實是移情於物的手法,也就是將人的情感賦予在物上,人的怨情變成竹的怨情,從而創造出物我合二為壹、情景交融的動人境界來。

此詩通篇采用“比”“興”手法,移情於物,借物抒情。就表現手法而言,寫竹的形態是實,寫人的感情是虛;而從命意來說,則正好相反,寫人的感情是實,竹的形態是虛。因為詩人寫竹,從頭至尾寫竹,卻又無處沒有詩人自己的面目和精神。

竹子的愁顏宛如人的愁顏,竹子的哀情也與人的哀情相通。寫竹又似寫人,其旨趣在有意無意之間,撲朔迷離,使人捉摸不定。

然而詩人興寄深微,將自己的情感寄寓在竹子上,避免直抒胸臆的口頭對白,從而形成了詩人與竹子的心靈對白。

李賀的這首詠竹詩,是詩人情感的傾瀉,也是諸如有著像李賀這樣人生際遇的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壹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