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小楷的詩句

關於小楷的詩句

1. 關於小楷詩句

關於小楷詩句 1.描寫書法的詩句

1、《書》 唐代:李嶠 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

河圖八卦出,洛範九疇初。 譯文:池邊鳥雀聲稀環境靜謐閑適,依著欄桿細細品評著書簡上的文字。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起始源頭,洛河的存在才導致了《洛書》的出現。 2、《石蒼舒醉墨堂》 宋代:蘇軾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誇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 譯文:人的壹生憂愁苦難是從識字開始的,因此,只要能寫能認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

更何況用草書來誇耀書法的神奇和快速,讓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發愁。 3、《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 宋代:陸遊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譯文:胸中自有軍事謀略,想要試煉壹番卻沒有門路,空懷豪情。

草書如同行軍打仗,書寫前喝酒,好似軍中的旗鼓以壯聲威,手中的筆好似戰士的刀槍,其氣勢如同銀河從天上傾瀉而下。 4、《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宋代:蘇軾 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譯文:繭紙書寫的《蘭亭集序》真跡已埋入昭陵,人間還遺留下王羲之龍騰虎躍的字形。

顏真卿公改變書法創造新意,字體筋骨強健如秋日雄鷹。 5、《草書屏風》 唐代:韓偓 何處壹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 譯文:妳從哪裏得到這壹個屏風?上面分明有懷素書法的蹤跡。

雖然有很多灰塵、顏色的沾染,但還能夠見到墨痕的濃重。 寫的字的點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澗,字的豎和勾的筆畫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掛在古松下。

如果把屏風放到水邊,每個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龍,遊到水裏去了。

2.描寫書法的詩句

1,鄭板橋 《題竹蘭詩》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筆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2,黃庭堅

世人但學蘭庭面,欲換風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3,杜甫《飲中八仙歌》

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4,李欣《醉後贈張九旭》

張公性嗜酒,豁達無所營。

皓首窮草隸,時稱太湖精。

露頂據胡床,長叫兩三聲。

興來灑素壁,揮毫如流星。

5,李煥《贈零陵僧》

張顛沒後二十年,謂言草聖無人傳。

零陵沙門繼其後,新書文字大如鬥。

興來走筆如旋風,醉後耳熱心更兇。

忽如斐旻舞雙劍,七星錯落纏蛟龍。

又如吳生畫鬼神,魑魅魍魎驚本身。

鉤鎖相連勢不絕,倔強毒蛇爭屈帖。

6,李白《贈懷素草書歌》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行。

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壹行數字大如鬥。

恍恍如聞魔雷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7,韓偓《題懷素草書屏風》

何處壹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尤有墨跡濃。

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照,字字恐成龍。

8,王夢樓《快雪堂跋》

曾聞碧海掣鯨魚,神力蒼茫運太虛。

問氣古今三鼎足,杜詩韓筆與嚴書。

9,竇冀《懷素上人草書歌》

狂僧揮瀚狂且逸,獨任天機摧格律。

龍虎漸因點畫生,雷霆卻避鋒芒疾。

魚箋絹素豈不貴,只嫌局促兒童戲。

粉壁長廊數十間,興來少豁胸襟氣。

長幼集,賢豪至,枕糟藉麯猶半醉。

忽然絕叫三五聲,滿紙縱橫千萬字。

10,傅山《論書》

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

平原氣在胸,毛穎足吞虜。

3.關於書法的詩詞有哪些

1、世上謾相識,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

出自:唐·高適《醉後贈張九旭》。

譯文:世上的人隨便交朋友,而這位老人卻不這樣。興致壹來書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後語言尤其豪放癲狂。

2、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出自: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譯文: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3、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

出自:宋·蘇軾《西江月·平山堂》。

譯文:整十年沒見老仙翁了,只有墻上他的墨跡,仍是那樣氣勢雄渾,猶如龍飛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歐公柳”的下面,寫下這首詞悼念文壇英傑,故揚州太守歐陽修。

4、蘭亭繭紙入昭陵,世間遺跡猶龍騰。

顏公變法出新意,細筋入骨如秋鷹。

徐家父子亦秀絕,字外出力中藏棱。

嶧山傳刻典刑在,千載筆法留陽冰。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譯文:繭紙書寫的《蘭亭集序》真跡已埋入昭陵,人間還遺留下王羲之龍騰虎躍的字形。顏真卿公改變書法創造新意,字體筋骨強健如秋日雄鷹。徐嶠之父子的書法也極其清秀,鋒芒不露筆勢卻蒼勁雄渾。嶧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範,千載書法傳承者是李氏陽冰。

5、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

河圖八卦出,洛範九疇初。

垂露春光滿,崩雲骨氣餘。

請君看入木,壹寸乃非虛。

出自:唐·李嶠《書》。

譯文:池邊鳥雀聲稀環境靜謐閑適,依著欄桿細細品評著書簡上的文字。書法是中國文化的起始源頭,洛河的存在才導致了《洛書》的出現。垂露圓渾有力,壹筆壹劃又好似碎裂的雲朵力勁暗藏期間。請妳仔細觀察每壹個筆畫,每壹寸都是圓渾流暢、筋骨俱備。

4.求幾首適合寫書法的詩詞,豪放派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戴復古(1167~1252?),南宋詩人。字式之,號石屏。 戴復古長於詞。多豪放之作。〔滿江紅〕《赤壁懷古》有意模仿蘇軾〔念奴嬌〕。因為說叫《滿江紅·赤壁磯頭》. 滿江紅 戴復古 赤壁磯頭,壹番過、壹番懷古。 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 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 卷長波、壹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 江邊路。 形勝地,興亡處。 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 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 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辛棄疾《破陣子》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張孝祥 《六州歌頭》

六州歌頭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壹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

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

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陳亮 《念奴嬌·登多景樓》

念奴嬌 登多景樓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壹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5.關於書法的詩歌

篇壹:觀書法 鉄畫銀鉤藏雅韻, 粗微濃淡漫馨香。

群龍墨海翻飛浪, 羨煞雛鴨翼欲張。 篇二:鐘繇書法 飛鴻戲海逑勁藏, 舞鶴遊天靈韻揚。

佳作流芳傳後世, 攜手羲之稱鐘王。 篇三:論書法 詩書畫印皆相通 筆行墨硯 猶如龍蛇動 形體神韻壹脈承 風雲變幻 盡在筆意中 神情飛揚天地外 全神貫註於毫鋒 指點江山風雷吼 激揚文字 亦展時代英雄 篇四:書法 那種古典美,是妳的靈魂, 要不然,為何妳 走了這麽久?踏過了這麽多清秋? 那種清秀美,是妳的姿容, 要不然,為何妳 那麽惹人愛?那麽讓賢人為妳折服? 那種遒勁美,是妳的語言, 要不然,為何妳 巍然屹立?默默無聞? 那種含蓄美,是妳的靦腆, 要不然,為何妳 不張揚與世?不孤傲與人? 妳是風中的雨 淋盡天下賢士,那口渴的心 妳是雨中的風 深深感覺到雨打後,那是妳的存在 篇五:詠書法 手握銀筆蛟龍降 飽蘸金墨鬥室香 揮毫滿紙鳳飛舞 潑墨頃刻皆文章 白雲添翼藍天翔 青山有足踏墨浪 翠柳嫵媚頻頷首 青松屹立迎朝陽 千般思緒字間藏 萬句警言記心上 畫龍描鳳先做人 留取翰墨美名揚 下筆抒寫人生路 瀟灑飄逸走四方 世事不煩愛書人 送人玫瑰手留香 鋪下歲月寫滄桑 雙鬢盡染如白霜 今生有緣能相聚 恐無來生再相逢 今人臨摹聖賢書 字字珠璣勸人方 心胸廣闊天地寬 長江黃河紙間淌 情寄紙筆精神揚 言詞盡舞友情長 今朝有酒敬羲之 不枉蘭亭聚壹場 老友新朋敘衷腸 皆因書法做橋梁 民族文化要傳承 健康快樂永不忘 篇六:書法悟 撇似雲卷捺回劍, 點如鳥啄折浪滾。

橫取斜意豎求直, 形意合壹字本源。 腑仰向背緊相依, 天覆地載重心穩。

長短曲直順勢變, 前呼後應意相連。 收展連斷巧中生, 輕重緩急筋骨現。

疏可走馬密羅雀, 著墨留白皆自然。

6.關於書法寫的很好的名言句子

1,蔣士銓

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

板橋寫蘭如寫字,秀葉疏花見姿致。

古人贊美書法的詩

2,鄭板橋

日日臨池把墨研,何曾粉筆去爭妍。

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

3,黃庭堅

世人但學蘭庭面,欲換風骨無金丹。

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4,王文治《論書絕句》

墨池筆冢任紛紛,參透書禪未易論。

細取孫公書譜讀,方知渠是過來人。